左右窕娘已经安顿好,剩下的就让马俊烦去,曹颙无事一身轻地离去。
马俊在椅子上呆坐了许久,当年他一时心软,对崔氏说那句过不下去就来寻他的是真心实意,毕竟是妹妹的好友,又差点做了自己的妻子的少女。
没想到,时隔十八年,却等来了崔氏的女儿······
户部,中堂。
曹颙将写好的海贸招投标标书,递到十三阿哥跟前。
年后就要招投标,从海船到货物,林林总总。若是顺利的话,户部不用掏一分银子,就能将海对撑起来。除了商户招投标的银子,等到船队回航,还能缴纳三成交易税。
根据现下预算的规模看,那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十三阿哥看了,笑着说道:“还以为要等着日子才能出来,没想到这么快。”
曹颙道:“若是二月投招标,日子到底有些紧,年前将标书发往各行省,时间叶宽裕些。”
十三阿哥点头,深以为然。
说完这个,曹颙将赫山等人因日子拮据想要插手海贸之事说了。
十三阿哥听了,沉默半响,道:“虽说这两年兴起“养廉银”,可只惠及外官,京官还是以“恩俸”、“双俸”为主。文官们尚有冰炭双敬,武官只能靠吃空饷。现下皇上整顿吏治,他们知道小心,想要另谋他图也算乖觉。”
提及这个,曹颙少不得加上一句:“十三爷,不只京城武官抱怨俸禄,连外边的武官也心有不平。”
十三阿哥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话,不由疑惑:“这是何故?外省的养廉银子,可是不分文官武官的。”
临时提及这个话题,其他行省的情况,曹颙也不熟,就拿直隶的养廉银子分配举例:“文官武官虽都有养廉银子,可树木却是天差地别。就说直隶,总督与副都统同为正二品,总督养廉银一万五千两每年,副都统一千两每年,相差十五倍;巡抚与副将同为从二品,前者养廉银子九千两每年,后者只有九百两,相差十倍。即便同为武职,驻防八旗与地方绿营的养廉银子也有差异,同为正三品,隶属驻防八旗的城守尉,只有两百两养廉银,地方绿营的参将,却是六百两。”
十三阿哥闻言,缄默无语。
外省的养廉银子,虽说是由户部定的,却是按照河南省的比例。十三阿哥以前只晓得文官与武官有些不同,却没想到相差这么多。
曹颙说完这些,就没有再啰嗦。如何安抚京城与地方武官,使得吏治改革顺利进行,自然有皇上与十三阿哥操心。
因案牍有不少公文,这一忙,一日就过去了。
等曹颙忙完手头上的事儿,已经到了落衙时候。
衙门外,却又十六阿哥的马车候着。
见曹颙出来,早有人迎过来,请曹颙过去。
马车里,十六阿哥的眼睛亮亮的,手上把这一个银酒壶,正“哧溜”、“哧溜”地吃酒。
见他浑身上下透着欢喜,曹颙的心情也不禁跟着好起来,道:“可是指婚的圣旨下了······”
十六阿哥点点头,“哈哈”笑了两声,道:“总算盼到这天,现下内务府就可以预备公主下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