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隐隐听到,几个学生都买了这种甜味儿的饭团。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这一个饭团足够一上午的热量消耗。
前世的自己在这个时候,要么还没醒,要么就是对付着吃一点晚饭。
如今自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舒舒服服的享受早餐,看着城市从沉睡中苏醒,进入忙碌的状态,也是一种享受。
这样的重生,才算是有滋有味儿。
办公室的门响了一下。
沈瑜回头看到母亲朱丽霞走进办公室。
他急忙站起来:“妈,您怎么过来了?”
朱丽霞说:“我在家呆不住,来看看你这儿生意怎么样。”
沈瑜急忙招呼母亲坐下,然后倒茶,端上早饭。
“妈,赶紧尝尝早饭怎么样?”
朱丽霞尝了一口葱油饼,然后问道:“是你做的?”
沈瑜说:“是店里师傅做的。”
朱丽霞撇了撇嘴:“好像没你做的好吃。”
朱丽霞很快就吃完早饭,对沈瑜说:“你别在这儿闲着,要么做作业,要么下去帮忙。”说罢就要下楼。
沈瑜急忙拦住:“妈,您这么做不合适。您去指挥,让人家店长怎么做?您不知道早餐店的运转办法,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您踏踏实实的在这里坐着喝茶,店里没问题。”
沈瑜费了一番口舌,才止住了母亲下去监督的想法。
朱丽霞呆了一会,看到店里确实运转正常,就要回家。
沈瑜对田店长说了一声,开车送母亲回家后,直接去了云州路灯具市场。
这个市场是由一个老市场改建的,他已经打算好在这里订一批灯具,充实工作室。
他在灯具市场转了一圈儿,走进了一家名叫明林阁的店铺。
这家店售卖的灯具,以仿古灯具为主。
老板是一个短发的中年汉子,留着八字胡,带着黑边眼镜。
他看到沈玉进来,热情走过来的招呼。
“您好,想看看什么灯具?”
沈瑜说:“我想看看西洋古典风格的灯具。”
老板说:“您来我这里就对了。我这里有西洋仿古灯和中式灯具,您想要什么类型的?”
沈瑜说:“我想看看台灯和落地灯。”
老板引着沈瑜看店内展示的灯具。
这店铺分为两部分,按照走廊灯具和居室灯具的使用功能,分别摆放了很多的灯具。
店老板姓康,不断给沈瑜介绍灯具的功能与特点。
沈瑜在市场走了一圈,已经从虚拟地图上确定,这家店里有未被发现价值的古玩。
他跟着老板边走边看,很快被注意到店铺里有几个展示柜,里面摆着几个台灯,其灯架是瓷器。
沈瑜走近一些,仔细观察,其中最大的一个台灯的灯架是一只青花长颈瓶。瓶子底足下面加了一个底座,瓶口上面安装了一个铜盖,盖子上探出灯柱,灯柱连接灯座,台灯的灯罩已经不知去向。
他目测这个青花瓶子应该有四十多厘米高,整个台灯应该有七十厘米高。
康老板看到沈瑜关注展示柜里的台灯,就问道:“您喜欢这个台灯?”
沈瑜问道:“这个台灯也是出售的?我看您这么小心的摆放,还以为是非卖品。”
康老板笑了:“摆在这儿,就是商品。不过,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
他指着青花瓷瓶说道:“您看到了吗?这瓶子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青花瓷瓶,后来被人改成了台灯。
我请人看过,这件瓷器是在二十世纪初改成了灯架,唯一的问题,是原有的灯罩没了。”
沈瑜好奇的问道:“老板,你是怎么判断这件瓷器是万历年间的?”
康老板一脸得意地说:“您往这里看。”
沈瑜顺着康老板指的地方看去。
康老板指的是青花长颈瓶的瓶口位置。
长颈瓶画满了青花缠枝莲纹,在瓶颈的中间留了一圈白线,起到装饰与间隔的作用。
瓶颈的顶端留有一块白釉。在白釉上,从右向左横向书写了六个字——大明万历年制。
康老板说道:“您看这上面,这不是明明白白的写着吗?大明万历年制。”
沈瑜笑而不语。
康老板说:“您别笑,这可是瓷器的款识。”
沈瑜说:“这些文字可不是明朝瓷器的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