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拥有洲际导弹的军事基地,则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一台台背着导弹的重型卡车、列车驶出洞库,迅速竖起高高的发射架;一个个隐蔽在大山深入的发射井打开顶盖,战士们来往奔波,紧张地进行发射前的各种准备。
指挥中心,作战参谋汇报最新的侦察结果:“发现磁变点一百四十六个,按磁变点的分布密度,估计地球另一侧还有一百多个。”
不能再等了!
林学栋这样告诉自己。
“分配目标,命令各部立即开火,相关情况,马上通报盟军!”
“是!”
接到命令的参谋刚跑开,另一个参谋就跑了过来:“报告,毛、米,分别向我方通报,即将发射导弹,予以来犯敌军头痛击!”
任海生赶紧问:“老林,用不用和毛、米联系一下,共享数据分配目标?”
林学栋瞬间心动,但马上摇了摇头:“不用了,宁可重复,也别遗漏。”
仅仅数秒之后,数十枚洲际导弹同时从全国各地发射升空。
此时正是东半球的黑夜,许多居民听到了火箭的轰鸣,看到了火箭升空时的尾焰。
而这,还只是第一波,接着就是第二波,第三波
同一时间,米国和毛子的领土上同样飞起数量众多的洲际导弹,隐藏在大西洋、太平洋中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同步开火。
从太空遥望,众多导弹腾空而起,拖着炙烈的尾焰直入苍穹,场面比任何科幻大片都要震撼。
同样目睹这一幕的东方白激动得难以自抑,双手紧紧握成拳头。
然而磁变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导弹还没飞出大气层,磁变点已经转化为穿越点,一艘艘头尖尾宽,通体呈三角形的小型飞行器通过穿越点,出现在地球外空。
它们立刻向来袭的导弹开火,道道光束扫过,即将脱离大气层的洲际导弹凌空爆炸。
不仅如此,它们还向地面上的发射车、发射井,甚至水下的潜艇开火,不知道多少车井被敌军的火力摧毁,数以万计的战士在突袭中丧生。
包括林学栋在内,各方高层铁色铁青,暴躁的金毛当场就掀了桌子。
白痴都知道,空对地有着极高的天然优势,太空对地面,更是优上加优,每个穿点过来一艘敌舰,人类都对付不了,若是不止一艘呢?
想到满天都是敌舰的情景,林学栋手脚冰凉。
又岂止他一个人绝望?全球那么多高层,那么多知情人士,哪个不是既非又愤,却又无能为力?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枚导弹猛然轰进半开的穿越点,一艘刚刚通过一半的敌舰轰然爆炸。
穿越点闪了几闪,最终消失不见。
爆炸刚刚结束,天空一号猛然跃出地平线!
狭窄的指挥舱内,蒲季民面无表情,一个急切的声音报告:“舰长,057号目标进出射程!”
“开火!”蒲季民冷冷地吐出两个字,天空一号立即向目标发射两枚导弹,两门激光炮同步开火,准确命中敌舰。
天空一号得理不饶人,激光炮连续开火,始终指向敌舰。
敌舰的反击同样犀利,天空一号机动力不足,尽管推进器拼命工作,可战舰的速度还是慢得令人发指。
天空一号完全可以释放烟幕,扰乱敌人的视线,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可蒲季民为了打击敌舰,硬挺着不肯放烟幕,任由敌人的火力命中天空一号。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482 天空之上
蒲季民知道,舰员们也都知道,天空一号只是艘临时拼凑,对外说是太空战舰,可实际上就是个水货。
所以,大家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不管敌人向天空一号倾泄多少火力,全都视而不见,拼尽全力发起进攻。
导弹、激光炮、电磁炮,三驾马车全力开火
纵横的光束撕裂虚空,疾飞的导弹轰然爆炸,悄无声息的电磁炮连续开火已经没人在意天空一号还能坚持多久,只关心能不能在战舰沉没之前,将所有弹药全部打出去。
地面,一些没来得及进入防空洞的民众无意间抬头仰望,愕然发现空中道道光束频频闪烁,还时不时爆开一团明亮的闪光,大家忍不住猜测,天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冷冻光束接连命中天空一号,虽然不会穿透外壳,也不会引起爆炸,可还是给战舰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左舷电池舱中弹失效,超电停止供能,激光炮充能时间成倍增长;左舷弹舱中弹失温,舱内设备停止运转,无法继续为电磁炮供弹;导弹更是重灾区,不断被冷冻光束命中,还没飞到地头就轰然爆炸。
蒲季民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抢修!
根本不用下命令,舰上的管损人员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可这不是正常的损坏,而是超低温冰冻,被冷冻光束命中的舱段,加热系统严重受损,根本没办法抢修,被阳光直射的部分,甚至因为剧烈的温差导致外壳开裂。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抢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管损人没没有一个退缩,毅然决然地冲进受损的舱室,想尽一切办法恢复舱内的温度。
然而,能用的手段真的太少了。
天空一号面临的局面越来越恶劣,但仍然拼尽全力,先后摧毁敌舰三艘,穿越点三个。
又一个穿越点进向射程,那里的敌舰猛烈开火,就在这个时候,左舷弹药舱的温度终于升高一些,达到设备运转的最低温度。
左边的电磁炮无弹可用,已经停止射击,新的炮弹好不容易送进炮膛,炮弹舱又被冷冻光束命中。
“再修!”蒲季民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