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顺赶紧回答:“符合!”
“那好就,按计划进行!”
“是!”东方白答应一声,朝其他人打了个前进的手势,带头走向穿越点。
章顺方晓紧随其后,牛犇驾驶一车特制的越野车走在最后。
走进穿越点的一瞬间,东方白心跳如擂鼓,但通过穿越点之后,他马上就恢复正常,发现这里确如章顺所说,简直就是荒凉得不像话!
前方不完就是一副相当完整的巨型骨架,一根根拱形的粗大肋骨半埋在沙地之下,犹如一排连续的拱门。
其他人陆续通过穿越点,所有人的目光本能地落到那具遗骨身上。
“额滴那个乖乖!”章顺嘴巴都合不上了,“梁龙都没这么大吧?这到底是什么龙的骨头?”
东方白也是暗自咋舌,但表面上并没有多么惊讶:“应该是一种从来没人发现过的巨型恐龙,咱们搁现代一共才发现多少恐龙?没准这玩意就是专门吃暴龙的!”
牛犇开着越野车无声无息地停在众人身后:“要是咱们回去的时候有工夫,把这玩意带上怎么样?”
“到时候再说吧!”东方白半点都不着急,先把穿越点关掉,“记住这个地方,如果走散或者打散了,就回这个地方集合!”
众人齐声答应,东方白转身上车:“顺风耳,兽医,警戒,老牛,咱们俩布置设备!”
四个人分工明确,章顺和方晓马上占领附近的制高点,居高临下观察四周……其实根本没什么好观察的,视线所及之处一片荒凉,狂风裹着黄沙漫天飞舞,打到装甲上密密麻麻地响;抬头仰望,风沙遮蔽天空,太阳被风沙遮挡,只能勉强看到个模糊的轮廓。
这特么就是沙尘暴啊!恐龙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那才真叫见了鬼了!
东方白和牛犇从车里取出各种设备,装到车顶仔细调试,设备自动收集所在地的环境信息,将气温、气压、大气成分等各种有用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分散储存到每一个人的装甲之内。
嗯,没错,如今四个人戴的都是价值数百万的战术头盔,虽然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生物雷达,但战术头盔的部分功能不是生物雷达可以取代。
比如数据储存。
跨越六千五百万年的漫长时间,一切都与现代截然不同,必须拿到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任务做一个参考。
章顺掏出指北针,敲了敲外壳无奈地问:“这个北,是咱们那个时候的北吗?听说地磁变过好几回了。”
牛犇一句话就顶了回去:“你管它到底是南是北呢,差不多就完了。”
章顺没理他,抬头远眺正东方向,但只能看清几百米内的情况,再远就被沙尘暴挡住。
根据恐人提供的任务资料,目标就在正东方向不远。
“别看了,出发!”东方白说。
所有人返回越野车,章顺放飞车载无人机,它们游曳在附近,既为越野车提供预警,也能记录沿途的地形地貌。
168 巨兽翻滚
无人机的探测范围有限,可眼下就这条件,大伙只能因陋就简,记录多少是多少。
对军方来说,把这个时代的数据送回现代,比完成任务更加重要北都早就做过这方面的策划,最简单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太空发射一颗遥感卫星。
高高在上的卫星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把这个时代的地球从头到脚扫描一遍,获得大量有效数据。
绝大多数人听到这个想法,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但是仔细想想,难道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
军方早就做了一份以洲际导弹搭载卫星的发射方案,只要恐人把穿越点的范围扩大一点,就能把搭载洲际导弹的发射车送至白垩纪。
把卫星送上太空,从技术上来讲真的没多困难,难点在于不是把卫星送出大气层就万事大吉,还需要多点遥感精确控制,直到卫星精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个系统性极强的技术活,每一次发射卫星,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保障支援,就特种队这几个外行?
还是别浪费卫星了吧,那玩意挺贵的。
或许不久的将来,有执行这个计划的机会,但,绝不是现在。
这鬼地方根本就没有路,越野车像暴风中的小船般一路颠簸,几个人一会儿东倒一会儿西歪,就没个稳当的时候。
没多一会儿,章顺忽然叫停,牛犇一脚闷住刹车:“怎么了?”
“前边有条河!”章顺说。
下车,隐约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往前走几十米就是宽阔的河面。
水面很平静,只有风吹过来的时候,才会泛起些许波澜。
沙尘阻碍视线,压根儿看不清河面到底有多宽,牛犇马上反车开到岸边,几个人一齐动手,掀开暗格,将增加浮力的充气筏充满。
有了这玩意,越野车就能像船一样在水面航行,除了速度慢一点,没别的毛病。
出发前,安仁善带着大伙把可能遇到的问题仔细找了一遍,类似的情况早有预案这辆车是多功能全地形两栖越野车,对付这种情况再轻松不过。
越野车缓缓开向河面,牛犇握紧方向盘,双眼紧盯河面:“先跟你们说清楚,我可从来没开过船!”
章顺翻了个白眼儿:“开你的吧,这鬼地方还能撞船怎么着?”
越野车开上河面,半个车身沉入水下,如果摇下车窗,伸手就能碰触水面。
但没人敢这么干,只有东方白掀开顶盖,装了几瓶河水仔细收好。
身后的河岸很快就被沙尘遮蔽,视野之内,只有淙淙的河水流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
可正因为太平静了,东方白心里反而有种山雨欲来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