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97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爸,你说。”
“帮我换点美金。”
“你要出国?”
“是的,出国考察设备。”南怀秋扶了扶眼镜说道。
南易略做思考,说道:“这个事让妈跟刘贞说就行了,家里的账都是她管着。”
南易这是在给南怀秋留大面子,下他的小面子。
南家易瑾茹说了算,小南家刘贞说了算,南易和南怀秋是难兄难弟,这样南怀秋心里会平衡点,这就是给了南怀秋大面子。
南怀秋兜里比脸还干净,南易敢打包票,南怀秋身上全拢到一块不超过五块钱,想换美金,还不是得回去找易瑾茹拿钱。
南家什么都不缺,老洋房有什么家电,南易都会给南刘两家配齐,所以易瑾茹也不指望南怀秋从国外往家里背大件。既然没需求,南怀秋能从易瑾茹那里拿到的钱非常有数。
到时候易瑾茹找刘贞可能只会轻飘飘的“要”个几十美金,等出了国,南怀秋想买点什么都买不起,这脸可挂不住。
“呃……”南怀秋错愕了一下,接着难为情的说道:“你自己的钱能借我点吗?”
“爸,你可别胡说,我哪有什么私房钱。我身上是有点钱,可那都是有数的,回去我都得报账,要是有一分钱对不上,刘贞可不会轻饶我。”
“那……那算了,我还要去陪客人吃饭。”南怀秋失望的说道。
“哦哦,爸,你慢走。”
看着南怀秋离开的背影,南易一脸的坏笑。
第0561章 菜篮子工程
南易离开二化后,他就匆忙赶回老洋房。
他回到家的时候,葛翠竹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已经在客厅里面等着。
这个男人叫施国丰,葛翠竹的秘书,金陵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工农兵学员里面少有的真正专业大才。
只可惜,性格太木、太直,一心就知道搞技术,在原单位被人给算计,不然这么个大才根本不可能落到垦殖集团手里。
垦殖集团这种村办企业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屁,都懒得正眼相待。
“阿婶,房间开了吗?”
“没有,我跟国丰在火车站打了个出租就过来了。”
“哦,那房间我让人帮你们去订。”
南易看了眼葛翠竹和施国丰的茶杯,起身拿了热水瓶给两人续了点水,等把热水瓶放在脚边,他就进入了正题。
“离这里不远有一个院子,我管那里叫九张机,里面的面积不小,房子也不少,不管是改造还是新盖个实验室出来都是够地方的,另外弄个小型试验养殖场也能铺的开。
不过那里有不少日本人、香塂人住着,都是山の味的职工,平时注意一下卫生,不要打搅到他们就行。”
葛翠竹说道:“那挺好的,这里离华农不远,研究人员平时来回也方便。我来之前已经和华农的张银锁老师联系好了,请他兼职我们研究所的所长。”
“张银锁啊,那挺好,他可是研究兔子的专家。除了他,还联系了谁?”
“能联系上张老师已经不错了,很多大学老师我都去了电话,也写了信,可都是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回复。”
“那也没事,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一步一步来,阿婶,最近的国际兔子市场动态知道了吧?”南易不疾不徐的说道。
“我一直有关注,国丰会把国外的一些报纸期刊翻译好给我看,他很能干。”葛翠竹看了施国丰一眼,赞赏道。
“施秘书,你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俄语吧?”
施国丰说道:“南会计,为了看懂外国期刊,我自己学了英语。”
“哦,挺好。”
南易其实知道施国丰会英语,一个重要岗位的候选人,他怎么可能不了解清楚;但按照正常情况,他不应该知道,从人情上来说,南易的尽调做的过于细致,有点不近人情。
从候选人的角度来说,只是找个工作,却连一岁吃过几次奶,三岁尿过几次炕都要被调查,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所以,有些事能做,但是不能说,只能埋在心里。
“从82年开始,国际上对兔皮的需求就陷入疲软,我们国家的兔皮出口快速衰落。蓉城平原地势平坦,周围多丘陵,虽然气候条件不错,但不适合饲养大型牲畜,从古代开始,五川就发展养兔业,到了近年,五川地区保有大量的兔子。
为了解决兔子过剩的问题,五川各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动五川人吃兔子,兔子已经成了五川不少人家餐桌上的美味,特别是蓉城地区和白贡地区,现在五川人吃兔子的风潮就快重新盛行。”
“嗯,现在国外的各种动物保护组织,和雨后春笋一样,一个个的冒出来,兔皮市场想要恢复到过去的鼎盛时期,这个可能性不大。
不过,兔皮不好卖,可兔毛好卖,在国内,咱们把兔毛叫高级毛纺原料,很多主做出口的纺织企业都有需要,虽然存在统购统销的问题,可也不是不能绕过去。
在国外呢,叫特种纤维,由于兔毛的髓质层很发达,纤维轻而保暖性大,因而具有轻细、柔软、美观、暖和等特点,尤其是保暖性比棉花、羊毛都要好。
兔毛的色白如雪、光泽柔和,织成的衣物浮面有一层绒毛,蓬松如雾,非常美观,国外有不少女人都喜欢,特别是一些爱俏、手头又不方便的女人。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兔毛市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的前景都不错,只要控制好规模,养兔的前景不会差。
关键是……”
“出货渠道。”葛翠竹说道。
“对,把控住出货渠道,分两步走,建立垦殖集团自己的种兔养殖基地,也建立我们自己的规模化养殖场;另外也要扶持养殖户,给养殖户提供兔崽、提供无息借款、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兔毛和兔肉回收服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