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回去,今天我就不动弹了,冼叔,你广播通知一下,让各家各户把以前从那宅子里搬走的桌子椅子都送回来。不让他们白给,我买新的,或者给钱。”
“哎呀,说什么钱不钱啊,大家知道是你要的,肯定乐意给送回来。”
“钱还是要的,我也不能白要大家的东西。”
和两人说完话,南易就回到了南宅。
在前院转了转,到处都挺干净,应该是冼耀东让人来打扫过。
去了后院,查看了一下各个房门和窗棂上的暗记,南易确认没人进过房间。
“若玢,肚子饿不饿?”
“不饿,爸爸,这里也是我们的家?”
“对,这里才是咱们真正的家,京城那里只是我们暂时的家。明天,我就把你的房间给收拾出来。”
“不要,我要和爸爸睡。”
“好好好,跟爸爸睡,不过你的房间还是要有的,等你长大一点,就不能和爸爸一起睡了。”
“哦。”
“走,跟爸爸去厨房看看,咱们的熏鱼有没有被老鼠给偷吃了。”
南易牵着南若玢的手,推开厨房的门走了进去,抬头往上打量,只见从房梁上伸下来两个挂钩,中间牵着一根绳子,挂的满满当当的熏鱼。
当初挂的时候,熏鱼和熏鱼之间看似是按照等距离排列,可其实每条鱼之间的距离都有细微的差别,不注意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奥秘。
拿手比划了一下每条鱼之间的距离,又注意查看鱼身上有没有破损的地方。
还好,这鱼既没人动过,也没有被老鼠给光顾。
“爸爸,刚多鱼?”
“不对,不是刚,是咁,咁多鱼。”
“哦。”
“晚上没新鲜菜,爸爸给你做个蒸熏鱼、咸肉炒莴笋干,你去院子里看看,水池里还有没有鳖,就是乌龟。”
“好哦。”
南若玢应了一声,就往院子里跑去,一会又兴冲冲的跑回来。
“爸爸,有,好几只呢,这些乌龟好奇怪,盖不是圆的,也没有花纹。”
“不奇怪,你不是看到过京巴,也见过德牧么,乌龟、鳖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也是属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同类。”
“这样啊。”
“来,爸爸教你生火。”
“嗯嗯。”
第0029章 小心行事
大队礼堂,某一时期特殊的产物,几乎每个大队都有一个。
通常,礼堂也会是一个大队最好的建筑,甚至是唯一的钢筋水泥建筑。
文昌围也是一样,有这么一个礼堂。
这里现在是文昌围服装厂的工坊、生产车间。
礼堂通常会有一个舞台,一般都是一米多高,两米不到。此时舞台上放着一个一米多高的电视架,电视正播放着香塂的录像带。
录像带经过剪辑,镜头都是香塂的街头风景,焦点都放在路人穿的衣服上,这算是通俗意义上的街拍。
一个男的站在舞台上,手放在录像机的控制键上,不时的会按下暂停。
“这件衣服,是今年欧洲最流行的款式,衣服的面料采用的……衣服的版型……衣服的点缀工艺……衣服的制作工艺……”
下面不少妇女和女青年认真的听着,识字的边听边记,不识字的就用她们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记忆。
大队里很多人不识字,可到年底对工分的时候,哪天多少工分,她们都记得一清二楚,至于是用什么东西进行记录,当然是有辅助的办法,不是纯粹靠记忆。
只要有人告诉她们,学会了在教的东西,猪肉会有的,新瓦房也会有的,她们自然能想尽一切办法去记去背。
“去学机修的人回来了吗?”
“还没有,他们要大年三十那天才到家。我已经把你的意思告诉他们,让他们不要急着回来,厂里歇年,先提着礼物去师傅家,帮着师傅家干活。
为修是个机灵的仔,平时经常会请他们师傅下馆子,他们师傅压箱底的本事也教给他了。”
“学手艺就得这样,不要怕花钱,出手可以大方点。他们师傅有几个孩子,几岁了?”
“一子一女,相差两岁,大的今年十七岁。”
“嗯,这样,他们开年再回去的时候,买点桂圆、点心,买几罐麦乳精,再买一台收录机送给他们师傅。
送完东西,马上让他们请师傅出去喝酒,趁酒兴正酣的时候,再盘盘道,看看有没有其他绝活没教。
如果,我说如果,他们师傅要是愿意过来干,城里的房子送他一套,每个月给他开一百五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