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只要能走路就行,我买的这个其实还可以,虽然走路总觉得有点别扭,但起码这个接受腔还是挺舒服的,走上大半天也不会红肿,我已经挺满意了。”
“至于短了点嘛,我也没办法,时间久了,腿部肌肉肯定会萎缩一点,再说这个接受腔是一个老师傅做的,他纯手工活,做得肯定没有机器那么精准的嘛。”
王大力咧嘴一笑:“明白,其实假腿的技术含量不高,比假手要差一点,所以我现在给你做也是纯手工活,呵呵。”
汤健再次愣住了:“啊?这……”
“不过你放心,精准度上面没有问题。”王大力嘴里说着话,手里却一刻都没停下。
在信息收集完后,他就给汤健的腿用石膏做了个倒模。
“模型做好了,很快的,过几天你的腿就能做出来了。”
“啊,好快啊!”汤健除了张着嘴发出阵阵惊叹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就这样,三天后,再次来参加测试的时候。
一条全新的仿生腿也放在了他的面前。
“来,试一下吧。”
第六百零六章 体验和定价
汤健激动万分地看向身前。
一条通体呈银灰色,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的仿生腿,稳稳地站在地面上。
它有着跟真腿相似的结构,由于肌肉的缺失,比真腿还要纤细许多,整体呈现出一种运动感的线条美。
他看了看自己腿上,那副由硅胶接受腔和钢棍相连的普通假肢,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廉价感,顿时有些自惭形秽。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迫不及待地脱下旧腿,换上了新腿。
跟仿生手的安装方式一样,先在残肢上对应的神经处,插入微纳米电极针,小心地包裹好后,才放入仿生腿的上部腔室。
他注意到,在残肢接触的底部,有一个隐藏式蜂巢气垫,可以均匀地分散压力,不会牵拉残肢的任何部分。
果然,放进去后,感觉柔软舒适,就像穿着一只严丝合缝,量身打造的高筒皮靴。
再也没有穿普通假肢时,那种被别针用力拉扯皮肤,像小虫不停撕咬的感觉了。
接受腔下的连接组件用钛合金制成,下方有一个大的空心橡胶球,它能够让腿部向左右实现180度扭转。
再往下是非常灵活的踝关节,随着马达的轻微震动,可以做出一些自然的动作。
两张碳纤维刀片卷曲成中空的足形,顺着大脚趾的位置被分成两部分。
这样的结构让假肢可以应付不平的地面,同时也意味着他可以穿上人字拖,走在夏天的街道上,非常舒服透气。
脚部刀片的顶端,则是一个细小的碳纤维杠杆。
每走一步,汤健的体重都会使脚轻微弯曲,推动杠杆则将空气从插座中抽出。
看得出来,这种设计在尽可能地模仿人类的脚,看起来非常酷。
虽然还做不到跟真脚一模一样,但也很好地模拟出了七八分功能。
和普通假肢不一样的是,这是具有感知能力的假肢。
当然,腿部的功能主要还是行走,所以主要装的都是压力感应器和动态感应器。
什么温度感应器之类的就没再放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仅仅能接受地面的力反馈,从而调整最好的角度,还可以通过肌肉电信号,调整踝关节的角度,以及行走的力度。
装上新腿后,汤健试着迈出了第一步。
先是感觉到脚后跟被挤压,然后体重很自然地压到了他的脚前方。
紧接着脚趾开始推动躯体前进,新腿就这样用力着,往前走了一步。
整个过程非常舒服,一开始走出了第一步,就停不下来。
一直在测试室绕了好几圈,他才恋恋不舍地停了下来。
三年了,他一直觉得走路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情。
但是现在,他绕着室内打圈的时候,再一次感受到了走路的乐趣。
汤健深吸一口气,眼眶一红,一行热泪差点从眼角滚落。
他赶紧按捺住心中汹涌的情绪,打起精神,继续测试。
接下来,测试场地搬到了室外。
平地走,坡地走,慢走,快走,慢跑,快跑,跳高,跳远,急停,转弯,等等,不下数十种动作。
一一测试后,他发现这个仿生腿真的非常灵活,远超自己的想象。
肌肉运动信号的捕捉非常敏锐,反馈到神经信号后,一开始有些迟钝,但在电脉冲的刺激下,恢复得很快。
经过短短两个小时的训练,他就彻底掌握了仿生腿的用法,习惯了它的存在。
无论是站立,还是走路,他都感觉不到腿的存在,下意识地就完成了所有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