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回头冲着孩子爸嚷了起来:“我就说华西也就名气大,医术不咋地吧,赶紧带孩子去海市看病吧,可别耽误了孩子。”
孩子爸看起来涵养很好,维持着脸上微笑,没搭话,而是反复询问唐医生。
“孩子的肾病是吃补品吃出来的吗?医生,你能够确定吗?如果确定的话,我肯定要给孩子少吃的。”
“这……”唐医生顿时语塞,作为一名严谨的医生,虽然他很确定就是这些高蛋白的补品把孩子吃坏了,但却不能直接下定论,毕竟医生要为自己说的每句话负法律责任。
他只能重复道:“这些补品吃进去,都是要经过肾脏排泄的,既然已经有肾衰竭的症状了,就千万不能再吃了,以后要低蛋白饮食,让肾脏喘口气,别再给这么重的负担了。”
孩子爸点点头,心里有数了,回头说道:“爸,那就听医生的吧,以后少吃点,先安排住院吧,如果需要透析的话,我们也能够照顾。”
唐医生对这位家长的态度还是挺满意的,心里一动,说道:“我看孩子还年轻,只要不继续大补特补,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对了,三清有个新的治疗慢性肾病的药物,正在临床试验,药效很不错,可以试一试,也许能尽快恢复,不至于轮到透析。”
孩子爸瞬间大喜:“那可太好了,谢谢医生,您赶紧安排。”
唐医生微微一笑,叮嘱道:“那你们一定要听医嘱,千万不要再吃乱七八糟的补品了。”
说着说着,他感触万分地摇摇头:“哎,现在年轻人得尿毒症的越来越多了,就是因为经常喝饮料,吃补品,还喝乱七八糟的汤剂,把肾都给吃坏了。”
“我这周看的病人里面,这种十几岁就得慢性肾病的,就有好几个,都是一个原因,病从嘴入,你们做家长的,以后一定要注意。”
病人家长点头称是,就连老头也闭上了嘴,不再坚持自己的补品理论。
把高中生送走后,唐医生又看了几波中老年患者,才结束了门诊。
接下来一段时间,确实如他所说,来看肾内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而且很多人确诊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后期,发展成了尿毒症。
这就要从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特点来说,它的特点是起病隐匿,慢性肾脏病1-3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比较粗心或者皮实的病人,甚至到了5期都没有明显不适,可以称之为沉默的杀手。
有个不恰当的比喻,不叫的狗咬人,让人防不胜防。
要想早早识别,有个非常简单经济的方法: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B超。
按照三级医院低配价格:7+20+80107元,每年一次,无论什么肾病绝对都能早早筛查出来。
可惜,很多人都没有这种意识。
由于慢性肾病还有一个特点,发展缓慢,所以很多人哪怕年年查,就算指标不正常,差别却也不大,没啥不舒服的,不愿意治疗,甚至怀疑医生在故意吓唬他,然后温水煮青蛙,拖延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等到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至尿毒症,就已经来不及了!
唐医生看到年轻的肾病患者,都会推荐对方去参加三清的新药临床试验。
因为年轻人病得很纯粹,都是吃坏了,导致肾功能受损,早早治疗,痊愈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像中老年人一身慢性基础病,即便肾脏出了问题,也要先从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治起,才会有所好转。
比较起来,还是年轻人见效比较快,适合参与临床试验。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两个疗程下来,参加试药的年轻患者,病情都有了起色,每天都在好转。
第五百一十三章 透析室的希望
“很好,尿蛋白2+,肌酐123μmoI/L,短短两个疗程,肌酐就从700降到了100+。”
“肾功能受损得到了修复,目前还有一些炎症,问题不大,只要继续吃药,相信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唐医生看着手中的生化检查结果,赞不绝口。
这些报告属于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们,今天刚新鲜出炉。
与过去数周的检查结果仔细对比一番后,唐医生确定了自己的诊断。
“第一个疗程,80%的早期肾衰竭患者肌酐指标都降到了400+,足足降了一半,有些甚至是肌酐1000+的急性肾衰竭患者。”
“跟对照组的透析患者相比,效果非常明显,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虽然还没有彻底恢复正常,但已经从肾功能衰竭期,慢慢进入了肾功能损伤期。”
“当然,还有20%的患者由于肾功能长期受损,恢复得不太明显,肌酐还有六七百,从整体结果来看,治疗结果非常乐观。”
“第二个疗程,效果更加明显,几乎所有在第一个疗程中有所改善的患者,肌酐指标都降到了100+。”
“这些患者已经从肾衰竭变成了肾炎,只要注意身体,不要再做损坏肾功能的事情,一个月之内应该都会恢复到100以内的正常值。”
“剩下那些患者,也有90%获得了改善,肌酐降到了400以内,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本来病情就比较严重,可能还需要几个疗程,才能恢复到理想值。”
“即便这样,也从肾衰竭转变为肾功能受损期,只要吃其他药物,也是能够控制住病情的,比起来之前的束手无策,只能透析救命,已经好太多了。”
“起码他们都不需要透析治疗,只需要正常服药就行了。”
“综合来说,两个疗程下来,80%的轻度肾衰竭患者,基本都恢复了正常。”
“还有17%的重度患者,病情有明显改善,不再需要透析治疗。”
“当然,这也和他们年纪较轻,都是青壮年,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有关。”
“剩下3%的患者,要么病情严重,要么身体虚弱,肾功能衰竭已经无法挽回,实在无能为力,只能转到透析室了。”
唐医生看到这里,忍不住长叹一声,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