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不好办。”卫康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院内感染是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目前属于各国医疗界都头疼的难题。
因为不遵守消毒流程,管理不善等人祸是绝大多数院内感染的主因,业内将其视为医学界的耻辱。
国外医院院内感染的累积发病率一直保持在4%,而国内医院这一数字大概为8%,无论如何,都属于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了,每次发生都会给病人带来许多额外的痛苦。
院内感染主要是由一些对普通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的超级细菌所引起,这些超级细菌有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鲍曼不动杆菌等。
其中MRSA可谓是大名鼎鼎,这种细菌引起的肺炎,往往非常严重,先期会表现为流感症状,随后病人会迅速恶化,直至呼吸衰竭。
有数据显示,感染MRSA的患者48小时生存率仅为63%,超过50%的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的话,会在出现症状后平均4天内死亡,可谓是穷凶极恶,非常凶险。
卫康关切地问道:“抗生素方案效果怎么样?”
简练云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道,现在只知道病人躺在ICU,生死未卜,有三个病人比较年轻,也许能撑过来,但是我那个病人,就不好说了。”
“ICU给那个女孩用的方案是静脉滴注万古霉素,但是这个抗生素对肾脏毒性很大,我那个病人可能受不了这种不良反应,考虑使用利奈唑胺治疗。”
“但是你知道,这些抗生素副作用都挺大的,用多了对身体有损害,但是不用其他抗生素选择余地又很小。唉~”
卫康看她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也不禁有些担心。
突然,他心中一动,想起三清的新项目来。
纳米药丸,简直就是为这种情况而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
于是,他马上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老婆,其实对于你们医院现在的情况,三清有一款特殊的纳米机器人技术,也许可以用上。”
“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效果十分显著。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肺炎小鼠模型中,纳米药丸显著减少了细菌负荷,并大大降低了动物的死亡率。”
“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败血症小鼠模型中,同样起到了非凡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这种新方法只使用了非常少量的抗生素,可以说是为开发治疗人体内细菌性感染的纳米机器人铺平了道路。”
简练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发出一阵惊呼。
“真的?哇,老公,你太棒了,竟然能研发出这么厉害的东西。”
“你等着,我这就给ICU的崔主任打电话,对了,”简练云一边拨电话,一边问道:“这个纳米药丸要多久才能准备好?”
卫康沉吟道:“临床一期在健康人身上试用过,没有引发任何不良反应,接下来的临床二期实验,会招募一些患者试药。”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针对常见的那几种超级细菌,公司都有准备好的成品,就等着用在病人身上了。”
“MRSA作为最常见的超级细菌,即便是临时制作,也只需要6-8小时,将所需要的抗生素分子挂载在纳米颗粒上即可。”
“那可太好了。”简练云脸上忧色一扫而空,瞬间变得激动无比。
卫康也掏出手机:“我马上让纳米实验室的人做好准备,随时支援医院。”
……
昆市第一人民医院。
ICU的崔主任正看着病房里五位病人,绞尽脑汁地思索着治疗方案。
这其中,名叫小芳的高中生是感染最久的一位,经过20天的治疗,已经有所好转了。
另外还有两位比较年轻的患者,在抗生素的治疗下,病情也保持着稳定,并没有继续恶化。
至于剩下的两位患者,一个有十余年的慢性肺病,长期混迹医院,体内已经对很多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另一位60多岁,刚做完大手术,身体免疫力正在最虚弱的时刻,就中招了,还是超级细菌这种最恶劣的感染。
崔主任看着这两位的病情,简直是一筹莫展,瞬间眼泪就差点下来了。
“还好这几位年轻患者,身体素质要好很多,免疫系统也比较强,应该能撑下来。”
“其他两位就看命吧。”他口中喃喃自语着,缓缓摇了摇头。
在他面前的病床上,正躺着一名十几岁的少女,稚嫩的面容流露出一丝痛苦之色,显然被病痛折磨得不轻。
小芳是昆市的一名高中生,在大部分同学的印象中,她是个学习认真,成绩不错的女孩。
12月底,临近期末考试,为了复习备考,她连着熬了几天夜。
结果身体立即变得疲惫起来,不但全身酸痛乏力,还出现了发烧的症状。
一开始,她以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小感冒,只要多喝水休息,很快就能好起来。
结果周末在家躺了两天后,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厉害,连续不停地咳嗽,体温也一度达到了40摄氏度。
这种情况下,父母也急了,带着她来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
退烧输液一条龙下来,病情时好时坏,但是咳嗽却是一直没断过。
三天后,小芳又发起了高烧,CT检查提示肺部有小片状炎症,这意味着肺部已经有了明显的感染。
接诊的医生立即安排她住院治疗。
万万没想到,入院后不到半天,小芳的病情就迅速恶化,出现胸闷气急的症状,氧饱和度也逐渐下降,甚至开始呼吸衰竭。
医生不断为她增加吸氧量,但她还是觉得喘不上气,胸口憋闷得快要窒息了。
父母当机立断,直接转院去了昆市最好的三甲医院,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