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继续说道:“可是,三清越不上市,投资人对它就越渴望。”
“三清就像你梦寐以求的女神,总是若即若离,如此勾人,却又如此遥不可及。”
“投资人每次看到三清的新闻,看到它有多么富有,分享其成功果实的渴望就会达到新高。”
“可是女神总是不肯走近身边,那该怎么办?”
“只能千方百计地追求女神的身边人,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间接地分享三清的成功果实,如此,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抑制住那份蠢蠢欲动。”
“所谓,被宠爱的总是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大抵就是如此了。”
“科威作为三清的核心供应商和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势必会成为三清的替身,引得大批投资人疯狂热捧。”
“只要老板不是个白痴,稍微有点能力,这次抱着三清的金大腿,怎么也能起飞了。”
“怎么样?你们现在同意我的看法了吗?”
众人顿时赞叹不已:“同意,不愧是陈总,总是如此目光如炬,高瞻远瞩。”
“那么,陈总你觉得科威最终会有多少倍的涨幅呢?”
吴策还是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陈明嘴角翘起,缓缓竖起两根手指。
“200倍,在CMOS芯片上,我相信科威十年之内,就会成为华夏的索尼。”
“什么?”所有人都震惊了,齐齐惊呼道:“陈总,您为什么对科威这么有信心?”
陈明淡淡一笑,神情中充满了强者的自信。
“我不是对科威有信心,我是对三清有信心。”
第四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海市,瑞基医院胃肠镜室。
一个青年男子神色木然地坐在床上,正接受着医生的询问。
他四周围着好几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一个个表情严肃,专注地听着他的讲述。
“详细病史说一下吧。”一名坐在床前的中年医生开口道。
“我去年做了一次胃镜,说是有慢性胃炎,然后今年年初肚子又开始隐隐发胀,做了一次无痛肠镜,发现了一个0.4cm的息肉,进行了切除处理后感觉有所缓解。”
“上个月腹胀的感觉又开始了,比起上次更严重,因为刚做过大肠镜和切除手术,我怀疑是小肠有问题。”
“不过医生说小肠比大肠长很多,目前还没有很成熟能够完整检查小肠的小肠镜,胶囊内镜是最好的手段之一,所以推荐我做这个。”
“我还记得,那天是上午九点,我早上四点半就起来服用泻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吞服胶囊倒是很顺利,随后医生拿来一个背包给我背上,打开信号接收器,说胶囊在胃里的图像可以通过接收器的屏幕随时观察到,要求我背上11个小时,一直到胶囊的电池耗尽,才可以脱下背包。”
“我当时也看过一些资料,说胶囊镜存在吞服后排不出来,滞留在体内的情况,不过医生说这种情况可能性只有1%,比较小。如果真的发生了,说明肠道肯定也有问题,到时候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的。”
说到这里,青年麻木的表情终于有了波动,流露出一丝痛苦之色。
他停顿了好一会,才继续说了下去。
“我万万没想到,胶囊滞留没发生,反而碰到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胶囊镜到了胃里,应该及时下到小肠,进行小肠检查,然后我就可以背着背包回去,等七八个小时进入大肠后就没问题了,不会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
“结果,医生让我在医院里走路走了一个小时后,看了接收器的屏幕,发现胶囊还在胃里,卡在了胃部和小肠的入口处。”
“医生说让我再爬爬楼梯走走路,看胶囊能不能下去。”
“于是我在医院大楼里走来走去,爬上爬下,像个傻子一样折腾了一个小时,一看胶囊还是在原地卡着不动。”
“当时我就有些崩溃,医生也没有办法,只能匆匆给我做了个胃镜,把胶囊送入了小肠。”
“回到家后,晚上8点接收器报警,然后就断电了,那该死的背包终于被我取了下来。”
“停电之前我自己也看了一下屏幕,观察到胶囊在小肠内滑动的图像。”
“幸好,断电之前,胶囊已经结束了小肠的检查,进入了大肠,完成了检查的初衷。”
“之前不是在胃里卡了两个小时吗?所以我还有些担心胶囊没能完成小肠的检查,白白受苦呢。”
“于是我再次放松了下来,第二天来到医院,结果,医生说我小肠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异常,但是因为胶囊镜对胃和大肠效果不好,所以没有给我出具这两个部位的检查结果。”
青年一脸不悦地说道:“所以这胶囊内镜就是个废物,把我白折腾了一通,不但花了五千块钱,还什么问题都没发现。”
中年医生沉默了片刻,抬了抬眼镜,问道:“所以你还是感觉到不适,又预约了一次肠镜检查?”
青年苦着脸道:“对,我一直感觉腹部胀胀的,走路的时候还有一种下坠的感觉,所以还是看看放心,否则的话总觉得心里慌慌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有些担忧地问道:“医生,你说我不会是得了肠癌吧?我看千度上就是这么说的。”
中年医生愣了一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我说你年纪轻轻,别想那么多行吗?你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嘛。”
他跟几个同事交流了一下眼色,说道:“这样吧,我们刚到了一台胶囊内镜,你要不先做做这个?”
青年听到“胶囊内镜”四个字,顿时一脸惊慌,连连摆手:“别,别,打死我也不做胶囊镜了。饶了我吧,就给我做正常的电子肠镜,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