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85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好的,我这就去回复。”
三天后,海市临港区科威工厂。
一大早,陆庭峰就带着王大力一行人如约而至。
赵兴早已守候在门口,热情洋溢地迎了上去。
“陆总,您好,幸会,幸会。”
双方握手寒暄,很快就来到一间豪华会议室。
落座后,陆庭峰开门见山问道:“赵总,听说你们新研发的医疗CMOS芯片,参数好像还不错,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赵兴呵呵一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资料递过去,随即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我们的医疗级图像传感器采用1/1.8英寸光学格式,在8.9x6.3毫米封装内提供更大的2.0微米,并采用了独家技术,可增强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可视化效果。”
“目前可以提供芯片级封装的样品,可用于外径为10-12毫米的内窥镜,例如胃镜,十二指肠镜,羊水镜,腹腔镜和结肠镜,能够提供2k的高分辨率,大大提高了医生在重要手术中的可视化能力。”
“不但利用专有像素技术,通过减少或消除固定模式噪声来提高图像质量,同时还能增加动态范围,提供优异的低光灵敏度,实现零光晕和低功耗。”
“60帧/秒的高帧率可减少拖尾现象,确保图像清晰稳定。”
“此外,更高的灵敏度可以降低照明,从而减少内窥镜尖端的热量……”
王大力翻了翻资料,忍不住问道:“新闻上不是说能达到4k的分辨率吗?”
赵兴顿了顿,露出一个“大家都懂的”笑容:“4k分辨率的芯片良品率非常低,还在解决中,目前只有2k分辨率的才有稳定产能。”
“噢,良品率很低啊,懂了。”王大力又问道:“你这个2k分辨率是硬件层面还是软件加持后的效果啊。”
赵兴脸上笑容一僵,缓缓说道:“按照行业标准,肯定是软硬结合。”
“行吧,我大概明白了。”王大力点点头,不再说话。
陆庭峰打了个哈哈,笑道:“这位是我们的硬件技术经理,技术人才都这样,你懂的,性子比较直,呵呵。”
“没事,没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尽管说。”赵兴摆了摆手,一脸真诚地问道。
“赵总,我们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就直入正题吧。”
“上午先看看样品,然后参观一下晶圆厂,下午再商谈合作事宜。你看怎么样?”陆庭峰想了想,直接说道。
赵兴大笑着起身,朝着大门伸出了手。
“哈哈,陆总真是个爽快人,那就请跟我来吧。”
第四百三十八章 论砸钱,我们是专业的
“滴”地一声。
门禁上绿光闪烁了一下,一行人推门而入。
穿过一道走廊,进入一间换衣室,穿上白色无尘衣。
每个人都将自己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连脸都不放过,戴上厚厚一层口罩,浑身上下只有一双眼睛露了出来。
接着来到晶圆的洁净车间门口,随着“噗呲”一声,风淋房的玻璃气阀门瞬间自动打开。
进去后,墙上那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银白色金属风洞,开始疯狂地向外吹气,一道道猛烈的气流将众人身上的灰尘和细菌,全都吹走,排出室外。
再次出来后,每个人都变得一尘不染,焕然一新。
至此,终于可以进入晶圆车间了。
陆庭峰看完这一幕,忍不住称赞道:“赵总,这个无尘车间的进出口流程相当规范,有大厂风范。”
赵兴笑道:“芯片车间嘛,对无尘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我们也是尽力而为,做到最好。”
当下一马当先,带着众人进入车间,来到晶圆产线进行参观。
只见整个车间灯火通明,一台台巨大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长长一条产线。
几名同样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在设备前忙碌不已,时而看看显示屏,时而在设备上操作着。
赵兴瞬间精神一振,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CMOS芯片的生产过程分为晶圆制造,晶圆加色,芯片封装和测试四个部分。”
“这是我们自建的12英寸晶圆制造中试线(前道),以及12英寸BSI晶圆封装(后道)产线,主要瞄准中高阶产品,能完成从晶圆制造到封测完工的一整个流程,直接向客户提供芯片成品。”
“所有设备,包括ASML的ArF光刻机都已到位,这个月将达到量产状态。”
“至于人员配置方面,都是精兵强将,经验丰富,负责人李羽之前参与过半导体晶圆厂的建设,具有丰富的晶圆制造产线建设与运营经验,工程师也是公司最优秀的一批。”
“凭借这条自建晶圆产线,公司将掌握芯片设计,制造生产全部过程,完成从Fabless到Fab-lite的设计制造一体化转型,满足客户高要求定制化需求。”
“目前来说,晶圆与封测两部分占总生产成本的91.8%,而且一直面临产能紧缺问题,代工价格逐年上涨。这也是迫使我们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呵呵,这是光刻区,大名鼎鼎的ASML光刻机就在这,此外还有配套的涂胶/显影和测量设备。”
“CMOS芯片的研发需要深厚的积累,研发和创新需要和产线经过比较长的磨合。所以自建产线在技术发展上更有优势,比代工模式要强许多。即便龙头企业,比如索尼,二星等也都是采取这种模式。”
陆庭峰听到这句话,顿时呵呵一笑:“赵总很有野心啊,看来是想向索尼看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