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献宝一样把实验报告递了过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老板,超级酶已经研发成功了,量产技术也一起搞定了,全都圆满达成了目标。”
卫康坐在办公桌前,仔细浏览着详细的实验数据,一边看,一边满意地点头。
“非常棒,你们俩强强联手,果然厉害。这款超级酶肯定能成为微生物实验室的拳头产品。”
“不过,我有一点补充意见,你们要不要考虑一下?”卫康笑着问道。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里透出一丝迷惑,心里同时一沉。
难道老板看出了什么问题?
正忐忑不安间,只听卫康沉吟道:“有没有考虑过超级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威廉姆斯迟疑了片刻,小心翼翼道。
“虽然已经有报道,说是在人体血液内检测出微塑料颗粒,但还没有对人体造成重大健康危害的例子,所以在医药这块,超级酶恐怕还用不上吧。”
“哈哈,你们误会了。”卫康呵呵一笑,解释道:“我说的不是药物,而是保健品。”
“保健品?”两人一脸疑惑。
“没错,现代人每天都要吃各种外卖,奶茶,瓶装水,时间久了,体内很容易累积一些微塑料颗粒,你要说它有害嘛,肯定是对健康有害,但要说是一种病吗?那还有点远,不至于马上致病。”
卫康侃侃而谈道:“但是长此以往,对人体带来的伤害,肯定是逐渐加深的,甚至可能引发炎症,在身体器官内沉积,那么为了健康着想,是不是可以吃一些预防性的保健品呢,比如每天服用超级酶,清除掉体内的微塑料颗粒,从而保持健康?”
“而且,你也知道,海洋里也有很多塑料垃圾,严重影响到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我就看过一部纪录片,许多海洋生物因为误食塑料,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但体内很多塑料颗粒,还常常有塑料卡在体内,无法清除导致生命垂危。”
“所以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超级酶的应用会很广泛,除了垃圾处理这种工业场所,也可以让动物,包括人类服用,起到一个扫除体内塑料污染,保持身体健康的效果。”
“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威廉姆斯顿时两眼放光:“老板不愧是老板,在商业上的敏锐性果然要比我们强得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就算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新的机会。这一点,我一定要向老板学习。”
闻人龙也连连点头,陷入沉思中:“没错,动物和人也需要服用超级酶降解体内微塑料颗粒,我怎么没想到呢?保健品啊,真是个金点子。”
“好了,我会安排人员,先跟废弃物处理厂进行实验,看看实地效果如何,然后进行后续开发,商业上的事情就交给公司吧。”
卫康挥了挥手道:“大威,你回去再重新研发一份超级酶的保健药出来,三清已经很久没有推出保健品了,争取明年隆重上市。”
“好的,老板。”
两人异口同声道。
第三百九十九章 塑料厂的惊喜
昆市,大吉塑业有限公司。
老板张福生正盯着桌上的一份文件仔细翻看,脸上阴云密布,愁眉不展。
这是一份环保部门发来的红头文件,要求各镇街的废塑料加工厂,近期内尽快完成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提高废水,废气收集率及治理效果,杜绝环境污染现象,否则就要被关停整改,直到符合环保要求才能开业。
看完文件,张福生不由叫苦连天。
自己的厂子不就是生产设备旧了点,车间密封差了点,环保设备有点老化,但是好歹都能正常使用啊,怎么就不环保了。
还得升级新的环保设备,动辄几十上百万,这真不是一般的小厂子能承受得起的。
不过张福生知道这也没有办法,如果达不到环保要求,被要被取缔查封了,所有的厂房租金,被查封的机器,货物,全都要他来承担损失,不可谓不惨烈。
所以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哎,算了,这环保设备的钱不能省啊,等会就让采购去找厂家升级设备。”
张福生摇了摇头,忍痛做出了决定。
即便今年白干,也得把厂子撑下去。
他这家塑料加工厂才开没多久呢,投了不少钱下去,如果撑不下去,直接就是倾家荡产了。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回收各种废塑料,通过粉碎,加热融化,拉丝,冷却等工序,制成不同的塑料颗粒,再将回收来的塑料颗粒售给下游厂商。
虽然面临着环保压力和成本压力,但塑料回收行业目前正处在爆发期,干得好的话,每年营收还是相当可观的,未来可期。
尤其是禁塑令开始实施后,进口废塑料已经被禁止,废塑料回收利用这行正蓬勃发展,各大塑料厂商正绞尽脑汁想要发展塑料‘内循环’。
在这种形式下,再生塑料迅速变成了一个蓝海市场。
它主要是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处理而来的塑料原料,最大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比新塑料和可降解塑料的价格都要低廉得多,而且加工也很方便,非常物美价廉。
再生塑料的价格普遍都在三四千元每吨,而新塑料的价格基本都上万了,至于使用淀粉等植物原料与塑料混合而成的可降解塑料,价格就更加高昂。
废塑料回收总体来说很符合碳中和的政策,因此受到了各方鼓励。
但国内可再生塑料行业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入行门槛低,企业规模小,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技术粗糙简单,环保意识薄弱,设备投入不够。
很多家庭作坊直接排放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二次污染。
所以也是环保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稍有不慎,就要被拉黑名单。
张福生这家厂,前身也是做废塑料回收的,但是排污很猖狂。
工厂上空经常黑烟滚滚,气味刺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