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热死人将不再是一句玩笑话。
卫康很快调出热射病阻断剂的临床试验报告,仔细查看。
临床一期的药物可以用于健康人身上,主要是检查毒理作用,而临床二期需要用在患者身上,测试药物剂量和代谢反应等。
热射病年年都有,但人数一直都比较罕见,可能全国也就几百例,所以入夏到现在,这款药刚完成临床二期实验,正在准备临床三期。
实验结果非常喜人,这款阻断剂的治疗成功率高达95%以上,接近于100%。
之所以没到100%,是因为有个别患者病情太严重,已经出现了器官衰竭现象,实在回天无力。
一般来说,由于热应激反应可以通过RIPK3通路激活,从而诱发多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导致多脏器损伤与死亡。
这就是为什么临床上采取了积极的降温,并实施脏器支持处理,但热射病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并不是像人们揣测的那样,是因为高温把人体器官煮熟了,而是因为高温开启了人体内的热应激反应,从而作用于神经中枢,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
程序性死亡是细胞的正常凋亡,对于生物成长发育和正常活动十分重要,而过度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会带来身体衰竭。
特效药能成功阻断热应激活化基因RIPK3通路,有效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从而挽救生命。
如果把人体看成一台电脑,热射病并不是过热导致的主板和CPU等硬件损坏,而是局部高温触发的电脑自杀程序。
自杀程序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哪怕温度降下来了,也无法撤回。
但是,有了这款特效药,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暗门,能及时阻断电脑的自杀指令,让自杀程序马上停止,从而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卫康看了这份实验报告,顿时大喜。
“太好了,有了这份阻断剂,那些工人和年老力衰的人们再也不用担心了,中暑将不会带来任何生命危险。”
“有了这样的实验报告,这款药的疗效足以让人信服,完全可以特事特批,以应对今年这极端高温下突发的热射病。”
“接下来,就是要寻求医院的合作,让医生们都知道有这样一款特效药,这样一旦遇到热射病,患者马上就能用上它。”
很快,三清官网公布了热射病阻断剂的研发成功,并附上临床实验报告。
同时也向全国的合作医院发去消息,表示如有热射病患者入院,愿意提供免费的特效药,以供紧急使用。
消息一发布,很多医疗界人士都知道了,一个个都很震惊。
“三清竟然研发这样一款药?”
“这个药有市场吗?每年就夏天能用,一年到头有没有一百个病人?”
“病人全是农民工和贫困户,贵了根本吃不起,便宜了怕是亏到姥姥家。”
“确实能治病,但根本不划算,还不如让大家做好预防措施。”
“无法理解,研发这样一款药,少说也得投入个几千万吧,结果病人才这么点,怕不是脑子不清楚吧。”
“虽然病死率高,可是死得人少,每年就死几十个,花了这么大的财力人力去研发这样一款药,总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海外也有市场啊,不能小看。”
“全球能得这个病的也就几千人吧,比罕见病还小众,三清果真是不走寻常路。”
药企同行们看了直摇头。
换成他们,才不会为了一个只有百来人的疾病研发新药呢,就不说巨额研发费用了,光制造费用,就要把裤衩都赔光。
毕竟农民工,本来就是社会底层,穷尽一生,挣的钱还不够在ICU呆几天。
这样一款药物,哪怕上市了,一年也就卖两个月,病人不过几百人,能赚多少钱呢?
一款药物,不能为企业赚取任何利润,反而要赔本出售,又有什么意义?
就算三清有钱任性,财大气粗,又能坚持制造多少年?
从商业角度来看,他们都不看好这款药物,觉得是一款失败的药物。
但全国各地的医生们,看到这样的消息,却都眼前一亮。
尤其是南方一些饱受酷暑困扰的省市,比如川省,湘省等地的医院,纷纷发来请求,要求领取免费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让热射病不再致死
鄂省,高湖村站点,高速施工路段。
烈日如火,天气格外闷热,屋顶上的石棉瓦,被太阳晒得滚烫煎人。
老何穿着橙红色的防护马甲,一路弯着腰,在滚烫的地面上,清理着施工机械沿途洒落的废弃物。
地面上到处都是水泥凝固物,沥青和其他公路建筑杂物,很难被清理干净。
在39度的户外高温下,他往往要从早上六点干到晚上七点,才能干完,有时候甚至还需要加班加点。
哪怕玩了命,他也必须干完自己的工作。
这么大的工作量,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为的不过是每个月养家糊口的5000块钱工资。
眼看太阳西斜,忙了一整天,老何终于干完了活。
他摇摇晃晃地走回工地,倒在床铺上,已经累得无法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