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在手术室里连上了中央监护系统,把所有监护参数统统都上传了,以供专家分析。”
“可惜,就病人这状态,已经回天乏术了。”
“基本看完了,病人刚接到的时候,生命体征就很微弱了,然后路上又淋了雨,着了凉,体温下降,到了医院已经差不多嗝屁了。”
“我们能给他做完手术,完全是看在还剩最后一口气的份上,能不能好真的是看命大不大了。”
“很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病人在ICU里续了一天的命,直接无了。”
石医生看完一路上的所有监护数据,做出了总结。
李学民点头表示赞同道:“这身体参数,神仙来了都救不了,我们医院也是仁至义尽了。”
“总不能看着病人还剩最后一口气,啥也不做吧,好歹也得给病人清理下内出血,缝合下伤口吧。”
“这监护数据拿出去,哪怕打官司走医疗鉴定,我们也不带怕的。”
“没错,本来我还担心一路上没有相关数据,证明病人病危,但有了这份详细数据,绝对不怕家属瞎闹了。”
“家属现在还情绪激动,等冷静下来再说,你说这人好端端地不待在家里,没事爬什么野山啊?把自己命给爬没了。唉~”
李学民摇着头,叹了口气,表示深深地不理解。
“谁知道啊,有些人可能就是喜欢刺激,无法忍受平淡的生活吧。”
“那让他来当医生好了,多刺激,天天见证生老病死,还有各种医闹,人生绝对不平淡。”
“呵呵,有道理。”
两人相视一笑,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只要证明病人在到医院前已经没救了,不是院方的过错,那就没事了,医生也不会有麻烦。
哪怕家属实在闹得厉害,最后要调解的话,起码医生不会受处分了。
这就足够了。
此后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两人所料,家属在看到详细的证据后,也无话可说,只得黯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其实他们之前已经心里清楚,只是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结果,现在面对证据,只好直面血淋漓的真相,接受了事实。
一般来说,像这种事情,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很容易陷入扯皮中,双方各持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
但有了全程的监护数据,事实如何就很明显了。
医院轻轻松松地解决了一起医疗纠纷,发现了便携监护仪的新用途,顿时惊喜万分。
院长当即拍板,光速采购了一批便携监护仪,要求把每个病人都武装上。
其他医院听闻此事后,也都有些蠢蠢欲动。
毕竟不是每个医院做事都那么井井有条,遇到纠纷能像律师一样把所有证据拍在桌子上。
很多时候稍微一个疏忽,没有保留证据,就很容易被家属抓到把柄。
现在有了这个便携监护仪,配上无处不在的监控镜头,很容易就能追踪到病人的一举一动。
有任何问题都能迅速反应过来,采取措施应对。
同时还有充足的数据支持,简直就是一款神器啊。
总之,但凡试用过的医院,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对这款便携监护仪赞不绝口。
很快,大量订单就像雪片一样纷纷向三清飞过来。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医疗器械攻略
便携监护仪的一炮而红,也引起了其他医疗器械公司的注意。
之前三清研发出心电监测仪的时候,主要走民用智能手表路线,跟医院没有交集,功能也很单一,他们还能在外围看个热闹。
现在,全新的便携监护仪的问世,已经在医院打开了销路,这就由不得他们不重视了。
看着三清在医药领域的赫赫战绩,很多人都有了一种‘狼来了’的危机感。
医疗器械圈以后又要多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了。
当然,他们现在并不紧张,因为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龙头,都在医院深耕多年,关系盘根错节,要撼动他们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也不是一款两款产品的事。
再加上他们售卖的都是专业的医疗器械,主要由医护人员操作,比如验血,彩超,生化分析之类,都是医生操作设备,病人是完全插不上手的。
非医护人员,即便自己上手,也看不懂检查出来的各项参数,需要专业人员讲解,这就是一层厚厚的技术壁垒。
而三清器械目前的产品专注于个人医疗设备,跟器械公司的业务没有重合,暂时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不过,有一家国内器械龙头,对便携监护仪的出现还是非常重视。
这就是被称为国产器械一哥,从自研监护仪开始起家的迈瑞医疗。
监护仪市场属于集成度比较高的领域,全球市占率前三的公司就是飞利浦,GE,和迈瑞。
但是在国内市场,迈瑞独占65%以上,可谓是一家独大。
尤其是迈瑞的高端监护仪发展迅猛,国内占比已经超过30%,将两大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