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63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比起对照的药物,服用三清骨吸收抑制剂的患者,骨密度都增加了20%以上,新患椎体骨折的风险降低了81%,非椎骨骨折的风险降低了62%,髋部骨折的风险降低了73%。
不良事件方面,三清的新药也更少,基本上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卫康不禁心中感慨,系统出品的药物,总是这么安全有效。
一般来说,药物的副作用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辅料和制作过程中的杂质。
能做到这么低的不良反应,药物分子提纯技术必须达到一个非常高超的地步。
由不得卫康不羡慕。
“咚咚咚!”
敲门声突然响起。
“进来!”卫康看了眼日程,想起来这是跟陈以清的工作例会。
果然,陈以清很快推门而入,坐在了他的对面。
“卫总,最近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安排如下……”
陈以清条理清晰地汇报着实验室的工作进展,听得卫康直点头。
“你们实验室又有新的科研目标了,这次是要研究运动神经元的再生。”
卫康好奇地看向这个新项目,问道:“有发现了?还是只是一个想法?”
陈以清微笑着解释道:“我们在脑神经元再生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人体神经系统并不是只有大脑才有,肌肉里面神经也很发达,这次我想要研究的是运动神经元再生。”
“运动神经元通过脊髓来连接大脑和肌肉,是非常有潜力的研究对象,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深入了解大有用处。”
“你知道的,运动神经元病也叫渐冻症,会导致患者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呼吸衰竭而亡。这个病非常出名,一直以来都是绝症,但是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发现了该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我想试试。”
“不过这只是一个新药研发项目,我还是会继续人类大脑方面的研究,毕竟大脑才是我的最爱。”
卫康心中顿时大喜,这做老板的,不怕员工太积极,就怕员工不积极。
老陈能主动发掘新的项目,进军新领域,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他当即拍着胸脯答应下来:“没问题,你需要什么资源,多少投入,随时跟我说。”
“好的,我会和我的助手张莉一起研究这个项目,她在神经科学方面非常有潜力,我准备好好培养她。”
陈以清沉吟片刻,又提起了一件事。
“不错啊,上次你发表的论文,好像第二作者就是她,你能为公司找到优秀的人才,我非常高兴。”
“是的,她已经是实验室的一名组长了,非常有天赋的一个小姑娘,没准以后能接我的班。”
“可以啊,只要她表现出足够的能力,以后就算成为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也没问题。”卫康呵呵一笑。
会议结束后,卫康从电脑上点开一个名单。
这个名单上的人,都是表现优越的年轻员工,值得公司大力培养。
他把张莉也放进了这份重点关注名单里。
能让陈以清这么推介的一个人,应该足够优秀,值得保持关注。
干完此事后,他又看向桌面,那里是其他几个新药的临床实验报告。
上次他一口气提取了八种新药,现在它们的实验结果都出来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真不是送子观音
上次提取的八种新药中,骨吸收抑制剂大获成功,成为国内首创骨科原研药物,很快就要通过审核上市了。
临床中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全都是国外巨头的原研药,国内药企生产的基本都是仿制药。
三清这款药算是国内骨科药物自主研发的突破,因此走了绿色通道,临床试验和审核过程都会比较快一点。
其他的七款药物,临床进展也都很顺利。
麻醉剂,止咳药这两款药,市场上同类产品太多了。
虽然效果好那么一丢地,不良反应少那么一丢丢,但也只能算平平无奇。
不过卫康还是很高兴的,这两款药的出现,不但能够充实三清的产品清单,也意味着三清已经布局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领域的药物研发了。
而且这两款药物的使用很广泛,以三清的品牌效应,在市场上站稳脚步还是没问题的。
要知道,现代医药发展已经成熟了,全球有几十万款药物,治什么病的都有。
一般来说,只要比现有的一线药物在疗效上有所进步,让患者好得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就已经是一款成功的原研药了。
毕竟不是每次提取副作用,都能生成突破性的重磅产品。
胰液抑制剂也是如此,这三款药都非常稳,按部就班地推进到了临床三期阶段。
这其中,唯一一款临床试验进展不顺的就是热射病阻断药了。
这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原因,研发成功的时候正是秋冬季节,天气已经不热了,全国都找不到中暑的患者。
三清又不能跑到赤道国家去申请临床试验,所以临床试验直接就暂停了,打算等到夏天再重新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