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9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虽然陈以清自己不在乎,但他作为老板,可不能不在乎,必须为下属争取应得的荣誉和金钱。
起码也要跟失去的诺奖相当才行。
金钱好办,诺奖给的奖金其实并不多,几百万而已,再多十倍他也给得起。
至于名誉,他会把AD特效药和脑神经再生因子这两款药物的功劳都给陈以清,以弥补对方在学术界的损失。
而有了这样的成果,获得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应该不在话下。
反正老陈会继续留在三清,为国效力,国外的名誉对他来说,其实作用不大了。
从这次诺贝尔委员会的行为来看,开了一个很坏的头,非常败坏口碑,长远来看,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会慢慢发酵。
当科学界最高奖项不再公平的时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将会急剧下降。
当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得不到诺奖承认的时候。
人们会想,诺奖,不过如此。
这个时候,其他奖项很容易迅速崛起,取而代之。
他之前就有想法,想要成立华夏自己的诺贝尔奖,并在逐步实施。
只是一直以来推进缓慢,学术大佬们响应的态度都不太积极。
这一次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国内学术界能从中看出西方学术界的本质,识破他们的真面目,彻底破除以往的幻想,直面激烈竞争的现实。
也许,不久的未来,华夏学术界会独自成圈。
在这样的情形下,卫氏科学奖的成立,迎来了最好的机会。
卫康不断思索着,一个个想法在他心中浮现,慢慢有了雏形。
很快,两人痛失诺奖一事传遍了整个国内学术圈。
果然如他所料,学术圈对此反应很大。
所有人都为他们愤愤不平,觉得诺奖委员会公器私用,实在有失公允。
诺贝尔奖这一奖项,向来是公平和真理的象征,如今,正在失去它表面上的浮华,露出底下赤裸裸的真相。
真相就是,获得诺奖也是有潜规则的。
比如,一直以来就有的诺奖歧视女性的传闻,例子数不胜数。
许多伟大的女科学家,都与同期获奖的男科学家一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都以各种各样看似公正的理由,被排除在外。
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莫里斯三人因为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莫里斯的同事,同样参与DNA发现的女科学家富兰克林,却被排除在外,甚至没有获得提名。
类似的传闻不断涌现,使得诺奖120年不算漫长的历史,一直充满了争议。
大家不禁会想到,像他们这样杰出而伟大的成就,都不能获奖,那自己呢?
这个奖项,起码对于医学界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人们对这个奖项所代表的的荣誉,评价过高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赴华医疗大火
华夏国内,脑神经再生因子已经上市两个月了。
许多患者都拿到药治疗了一段时间,无不为新药的强大疗效而欢呼。
患者家属们欣喜之余,都在网上给出了用药评价。
“天啦,这简直就是一款神药!”
“我爸是重度老年痴呆症,发病五年了,之前吃特效药只能保持不恶化,病情并没有好转。医生说他脑组织萎缩的情况还挺严重的,没想到服用这个药一个半月后,就恢复了认知,五年了!今天我终于跟父亲说上话了。”
“脑神经再生因子疗效确实很好,不但对老年痴呆症有效,对其他脑损伤也有效果,我妈妈一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症,医生给推荐了这款新药,坚持服用一个月后,病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和稳定,简直太神奇了!”
“我叔叔因为脑卒中偏瘫了,时间一久脑部萎缩导致病情越发严重,医生也是推荐使用这款药物,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家里有脑部疾病患者,一定要给亲人买这款药试试,相信它,一定可以给你带来奇迹。”
“没错,连植物人都能救回来,其他脑部疾病肯定能治好。”
“三清的药,虽然贵,但是真的能救命!”
而远在大洋彼岸,数百万患者家属们,看着东方,脸上无不露出了憧憬又期待的神情。
他们对三清的这款新药眼馋无比,在得知新药上市后,更是垂涎三尺,恨不能马上用上药,将亲人从病痛中彻底解救出来。
只可惜,这样一款能改变病患和家属命运的神药,却无法在海外上市。
这些西方患者们,只能两眼发红,羡慕得抓狂,却无计可施。
……
南方某海港贸易区。
一大早,刘义就来到海关,办理货物出关手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