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7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学着点,@辉瑞,@强生,@默沙东,@罗氏,@枫叶大鹅,@耐克,@二星,@丰田,@大众,@宜家,@梦龙。”
网友们在这条公告下,把所有双标外企都给@了个遍。
还不停跑去它们的官方主页下面刷评论。
一时间,所有外企看着这阵势,一个个心惊胆战,瑟瑟发抖。
他们一边庆幸被祭天的不是自己,一边在内心发出哀嚎。
华夏市场难道要变天了吗?
这是官方在杀鸡儆猴?
难道以后出问题也要被严查了?
一想到此,所有外企华夏区的高管,全都感到脖子一凉,阵阵寒风吹过。
……
赛诺菲被立了典型以后,各市药监局都开始加大力度,抽查在售药物,检测药品质量问题。
其他药企也都纷纷响应,加强自家药品的质量管控。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整个降压药市场上的进口药骤减。
在这种情况下,三清新上市的降压药,几乎是被一股强力推动着涌入进来,瞬间就填补了这块突然陷入真空的市场。
而药监局通过赛诺菲这事,也是想明白了。
光靠药企自觉申报问题,主动召回,怕是比较困难,还是得像鹰国一样,靠着加强监管,以及严加处罚,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通常来说,药品出现不良反应后,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选择加黑框警示风险,或者限制人群使用,而如果该药品风险大于收益,则需要召回。
召回也要区分不同的情形,如果是药品配方或者医疗器械有问题,或者产品本身存在缺陷,那么所有产品都要召回。
而如果是某个生产环节或者运输环节出现了非系统性的质量问题,那么只需召回该批次的产品。
由于药品品类繁多,所以监管部门不可能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所有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还是依靠企业的主动汇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药品召回的上游环节,按道理应该起到主要作用。
药物召回则是药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在鹰国,60%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由企业主动上报的,而在华夏,却恰恰相反。
国内药企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比例只有区区25%。
如果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未能及时上报,那么此后的药品召回环节必然缺位。
要保障药品安全,不但需要加强监管,企业本身也必须有能力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患者利益之间的关系。
经此一事,药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
这次药监局的雷霆出手,无疑表露了他们的态度和决心。
第二百八十八章 全球前十,华夏第一
京城医院。
一个周六的上午,王桂清像往常一样,在8点50分走进听取汇报的办公室。
他每周的例行公事,就是在周六的9点,来到这里,听取有关住院病人的病情汇报。
刚走进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王桂清看了看腕表,还差十分钟才到汇报时间,便拿起了电话。
“老王,”电话里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药监局的新通告看了没?”
“当然看了,你们搞得还挺郑重其事,都上昨晚的新闻了。”
“那是,现在这个药品安全问题太重要了,尤其是降压药这种大众药,用得人特别多,影响特别恶劣,一定要从严处理,得抓典型才对。”
王桂清笑了笑,赞许道:“老李,这次你们干得很好,处理得非常坚决果断,以后继续保持这个力度。”
“要不是有效果好的国产药可以彻底替代,我们也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老李深有感触道。
王桂清抚掌赞同道:“确实,现在三清的原研药和仿制药产线都很丰富,已经能取代大部分进口药了,进口药治不好的绝症三清也能治好,这样继续下去,确实没进口药什么事了。”
“对了,”他似乎想起什么事来:“三清集团的降压药现在应该卖得很好吧。”
“不止呢,很好两个字不足以形容,应该用卖疯了这个词。”
“那其他两款药物呢?抗凝药和溶栓药?”
“也都卖得很好,托这次问题药物召回的福,现在国内的病人都对进口药失去了信任,开药也不抗拒国产药了,还都首选三清的药物,只有三清没有的药物,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国产药。”
王桂清也被惊到了:“我知道它家的药卖得很好,但是没想到卖得这么好。”
“现在消费者买什么东西都很看重口碑,更不用说病人看病吃药了。一款药物只要有效果,那绝对能一传十十传百,自发地散播出去,更不用说三清这种天天上热搜的名牌了。”
“可以啊!”王桂清赞叹不已,又追问道:“四期临床应该已经开始了吧,有收到什么不良反应吗?”
对面立即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