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充分做好蝗虫防控工作,加强监测监控,及时掌握掌握沙漠蝗的国际国内灾情动态,并完善应急预案,努力构建边境省份的蝗灾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
会议结束后,农业局和林业局都陆续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严肃应对,做好蝗虫防控工作。
中年领导一回到办公室,秘书就一脸喜色地过来汇报。
“领导,农药检定所打电话过来,说是有一款送检的农用杀虫剂效果很好,比现有的农药杀伤力更强,但是毒性几乎没有,强烈推荐在此次蝗灾中投入使用。”
中年领导一脸讶异道:“这么巧,是新出的农药吗?”
秘书点点头:“是的,他们也是看到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很好,然后试了一下,确实效果很惊人,不过具体如何运用,还需要进行实地检测。”
中年领导微笑道:“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是企业还是科研机构的成果?”
“是企业研发的新款农药,正在上市申请中。”
中年领导顿时有些好奇:“能在这个时候研发出新款农药,这个企业看来很有实力,是哪家上市公司?安道麦还是阳农化工?”
秘书脸上神情复杂,似乎有些惊疑不定,缓缓摇头道:“都不是,是一家著名的医药集团。”
中年领导震惊了:“药企?药企为什么会去研发农药?这跨界的步子是不是有点大?”
“到底是哪家药企?”
“三清药业。”
“什么?”中年领导目瞪口呆:“你说的是研发抗癌药的那个三清药业?”
秘书点点头:“就是那个三清。”
中年领导表情变得奇怪起来:“这个三清可真是有意思,研发实力雄厚,不但新药层出不穷,现在又开始折腾起农药来了。”
他沉吟片刻道:“你赶紧联系农科院,让他们实验这款农药对蝗虫的灭杀效果,如果真的效果惊人……那我需要向上级反应,这对国内国外来说都意义重大。”
中年领导能坐到这个位置,自然比别人更嗅觉灵敏,高瞻远瞩。
他深深明白这场蝗灾将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受灾的菲洲和亚洲地区。
就连国内,也有极大可能被波及,产生难以预见的后果。
可能唯二没事的,就只有欧罗巴和鹰国那边了。
如果造成全球性粮食减产,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势必陷入饥荒之中,必须要靠其他国家的援助才能度过。
华夏一直以来对菲洲的粮食援助都不少,但如果国内也有蝗灾,那就自顾不暇,肯定必须优先保障国内,然后才能援助国外。
然而,蝗虫过境,一切都难以预料,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万一受灾严重,影响到国内粮食产量,必然要花大力气来稳定粮食价格。
就算国内没受灾,全球粮食减产,对国内影响也很大。
毕竟国内每年都要进口大量黄豆,高粱,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一旦全球粮食危机,国内的物价也必然会有巨大波动,势必影响经济增长。
更令人担心的是,一旦蝗虫在国内下卵,虫卵进入冬眠,等到来年复苏,那又将是一场新的灾害。
这次蝗灾的数量太大了,菲洲那边消息传来,空中喷洒农药已经没有效果了,到时候势必加大用量,加剧环境危害。
虽然有一些特效农药,能够灭杀蝗虫,但因为污染大,一直没有使用,毕竟不能为了一次灾难,让国家以后承受多年的农药污染。
可如果一旦控制不住,那也只能使用了,国内多年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必将毁于一旦。
如果三清的这款新农药,效果真有那么好的话,那华夏无疑在这场蝗灾中掌握了极大的优势,手中有了一张王牌。
许多受灾国粮食储备不足,肯定会导致本国粮食危机。
这些国家的政府已经在向球盟申请援助了,华夏也收到了请求,他们甚至表示愿意进行谈判,付出许多代价来换取援助或补贴。
华夏如果能够在控制国内蝗灾之余,对其提供援助,肯定能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对一带一路新政策的实施也有极大推动。
中年领导想到这里,心中瞬间一片火热。
秘书领命而去,准备安排农科院对三清新农药的灭蝗实验。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正在不断恶化,蝗灾所过之处,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就连鹰国和欧罗巴也坐不住了,不断派出工作组前往受灾国考察研究。
全球各大化工巨头,拜耳,巴斯夫,杜邦等,都纷纷表示将为灭杀蝗虫出力。
就连一些全球药企也跃跃欲试,宣布进入农药领域,研发生物灭蝗手段,尽快推出特效杀虫药。
第二百二十七章 各显神通
“蝗虫到达迪拜,整个沙漠半岛陷入蝗虫围困之中,数量高达4000亿。”
“整个菲洲东部和北部,粮食已被蝗虫啃噬一空,颗粒无收,菲洲大陆恐将迎来一场可怕的饥荒。”
“球盟紧急召开常任理事会,商讨共同灭蝗事宜,寻求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办法。”
“埃塞政府使用无人机对蝗虫群喷洒农药,甚至投入军队参与消灭蝗虫,然而效果甚微,蝗虫依然四处肆虐。”
“专家建议使用最新的烈性农药,或可将蝗虫数量迅速降低,并逐渐灭杀。但遭到世界环保组织激烈反对,双方互相争论,暂无最终结果。”
“拜耳集团宣布,旗下农药公司已展开灭杀蝗虫的特效农药研究,将力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保护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