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你家在皖省,离昆市没多远,昆市的三清制药你听说过没?我就在那里当个实验室负责人,你跟我回去,在三清找个工作怎么样?”
向高飞将心中郁积的情绪发泄出来之后,心情已经好了很多,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又惊又喜:“清哥,三清谁没听过啊,你竟然在大名鼎鼎的三清工作,那我肯定跟你回去,下半辈子就靠你罩着了。”
只是他也有些忐忑:“我现在没有化学方面的工作经验,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要我。可能去了只能做软件工程师了吧。”
陈以清一拍大腿道:“放心,三清有个AI制药实验室,领导跟你一样也是斯坦福双修化学和计算机的牛人,你正好去跟着他搞搞计算生物学,再好不过了。现在这个方向很热门,放心,不愁没前途。”
病房里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其他人也都纷纷询问三清的待遇和发展。
陈以清乘机把三清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着重介绍了一番,听得大家一脸向往,心动不已。
“陈哥,我有个要求不知道能不能满足?能行的话,我这就去三清求职。”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显然是心动了,突然提问。
“你说!”陈以清豪气地一挥手。
“如果我入职,给安排的领导必须得是技术型的,我在这边懒散惯了,跟那种行政官僚们实在处不来。以前我也找过几家国内公司,但是面试的时候他们都没法答应我这个要求。”青年一脸不忿道。
陈以清不由哈哈大笑道:“小蒋啊,这个你尽管放心,我们最大的领导就是卫康卫总,你还不清楚他的技术含量吗?至于你未来的直系领导,我记得你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呃,你的领导的技术肯定再硬核不过了。”
青年大喜道:“那没事了,我最喜欢硬核的技术型领导。”
陈以清看着喜笑颜开的小蒋,脑海中闪过唐缺的彪悍形象,不由笑而不语。
他环顾一圈,暗自点头,这次招揽看来是相当顺利,一定能把各大名校的留学生一网打尽。
就在陈以清不断招兵买马之时。
鹰国某有关机构。
负责人索尔,一个鹰钩鼻的大胡子男人看着面前的资料,满意地点头道:“干得漂亮,我们鹰国总算在三清打入一颗钉子了。克瑞斯,他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份资料列入绝密级别,只有你和我知道。”
“不过,你能保证这颗钉子听话吗?”
克瑞斯是棕发碧眼的标准长相,自信一笑道:“老板,请放心,这样的人我打过不少交道了,贪欲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只要掌握这点,就能牢牢控制住他们。三清虽然也给得不少,但是肯定没我们多。”
“就算钉子计划失败,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克瑞斯一脸轻松,耸耸肩道:“反正这也是一步闲棋,何乐而不为呢。”
索尔哈哈一笑道:“三清真是昏头了,居然从鹰国招揽人才,这不是送上门来的漏洞吗?哈哈哈。”
“看来这个卫康也不怎样,他对人性完全没有认知,呵呵。”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科学没有国界,可是科学家有自己的国家。作为人类文明的灯塔,没有人能拒绝我们。”
第一百零九章 一位走投无路的母亲引发的悲剧
昆市郊区,一座偏僻的停车场。
段诚开着一辆小轿车慢悠悠地进来停下,然后下了车,他戴着帽子和口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他朝着旁边一辆面包车走去,在车窗上敲了敲,一个满脸胡子的壮汉探出头来。
“货到了,你上车清点一下。不过这次价格又贵了点。”
段诚看着后车厢里一个个箱子,随机检查着,嘴里说道:“又怎么了?每次价格都这么不稳定,这样我生意很难做啊。”
壮汉吐出一个烟圈,丢掉手中的烟头,抱怨道:“谁他妈知道怎么回事,这些天竺国的药厂,价格老是变来变去,时高时低,理由千奇百怪,阿三反正就这么不靠谱。”
“不过你放心,价格比国内还是便宜很多的。”
段诚已经清点完毕了,点点头道:“行吧,就这样。”
他正要把箱子搬到自己车上,壮汉突然说道:“对了,老段,天竺国那边跟我说,能不能从国内倒点药过去,你怎么说?有没有渠道?”
段诚忍不住乐了:“什么鬼?他们不是号称什么药都能仿制吗?而且只要三个月,怎么还找我们倒药。”
壮汉吐了口唾沫道:“据说天竺国几家大的仿制药集团研究半年了,都没搞定抗癌药的制作工艺,里面辅料成分太复杂了。现在三清的药国外卖得太贵了,国内便宜,所以里面利润很大。”
段诚摇摇头道:“你找别人吧,我可没兴趣。我代购仿制药是为了救人,可不是为了发财。”
壮汉摇头叹了口气,似乎很遗憾,眼看着段诚把药都提走,一踩油门,呼啸而去。
段诚开着车回到家,没多久就天黑了。
吃完一碗泡面,看着时钟快到九点了,于是安静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眼睛看向房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他做天竺仿制药代购已经好几年了,形成了稳定的客户渠道,今晚就是病人前来领药的时候。从九点开始,半小时一拨,每次来一批人,他会将预定好的仿制药分发给这些病人。
以前他是一位药企职员,不幸患了肺癌,吃不起天价药,幸好认识在天竺的前同事,于是开始代购仿制药,后来在本地病人圈子里打响了名声,就以此维生,基本上能代购的仿制药病人都会找他购买。
去年吃了三清的抗癌药,病终于好了,他现在已经不再进口这方面的仿制药了,虽然生意受损,但是命捡回来了,还是让他欣喜万分。
九点一到,仿佛约好一般,敲门声立即响起。
段诚打开门,十几个人走了进来,每个人都面容憔悴,神情疲惫,将狭窄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
段诚站起来,开始分药:“好了,你们一个个过来拿,我都分好了,都是按照你们要求的分量。”
病人们都很默契,一个个上前,拿了自己的药,当场付款走人。
段诚动作熟练,很快把桌上的药分完,他抬头忽然看到还有个人站在旁边,不由疑惑道:“你来早了吧?不过没事,你说说要什么?我给你拿。”
这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姿色平平,满脸愁容,一件皱巴巴的外套裹在身上。
段诚仔细打量了一下,感觉十分陌生,心想可能是本地的网友,或者是其他病友介绍来的,于是挤出一个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