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怎么想不明白呢?待价而沽说明还有用,但是资生堂买来是绝对不会用的,这里面的心思跟当年欧来雅买了小护士差不多,你自己细细体会,我说不了那么透哈。”
说罢便挂了电话。
盛长雅呆呆看着手中电话,终于明白了。
当年小护士是国内前三的国货化妆品牌,后来被卖给欧来雅之后,很快就几乎从市场上消失,这个据闻是为了欧来雅亲女儿卡尼尔的入场而被扼杀掉了。
这个“阴谋论”当年传得沸沸扬扬,后续也不断有经营良好的本土品牌,比如美加净,乐百氏等,在被外资企业收购后很快便销声匿迹。
所以,资生堂重金买下在市场上冒头的新技术和新药方,并不是为了用在自己的产品线上,而是为了尽早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啊。
原来如此,这还真是一个只有公司老员工才能知道的秘闻。
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她双手扶额,仔细思考着,很快做出了一个决定。
拿起手机,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话语,终于发出去一条消息。
“卫总,您跟资生堂谈得怎么样?”
第三十章 资生堂和宝洁的方案
卫康跟欧来雅会谈过之后,又连续见了资生堂和宝洁的人。
他做事一向雷厉风行,一天之内就把三家有意向的公司都约谈了。
原本他心里还期盼这三家的人能给他带来一些惊喜。
可惜,第一家欧来雅的反应就让他有些捉摸不透。
说冷淡吧,言谈之间又很热情洋溢。
说热情吧,给的收购价格又毫无诚意,合作方案也没有细节条款,感觉像是临时想出来应付人的。
这让他有些受挫的感觉。
也深深体会到了销售驱动型公司和技术驱动型公司的巨大差异。
果然,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的赛道截然不同,纯外行很难深入了解其中的门道。
他当初以为有了效果这么好的美白药品,化妆品公司不说欣喜若狂,重金求购,起码也会表达出强烈的兴趣,给出有诚意的合作方案的。
结果,是他高估了对方对技术的投入。
这样一来,彼此之间打交道就会很困难。
就算对方愿意合作,他也有些怀疑对方会不会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新美白产线的开发。
如果合作效果不好,新产品肯定是无法迅速上市销售的。
这不但影响他的收入,也很影响系统的积分。
毕竟系统的积分可是使用药方的人数越多才会增长的。
好不容易提取的美白药方,如果不能迅速普及,那就浪费了。
正沉吟间,资生堂和宝洁的商务代表也都来了。
这倒不是他同时约了两家一起洽谈。
而是宝洁的商务代表提前来了。
对方似乎十分重视,派出了一位华夏区的副总裁带队前来商谈。
这位副总裁德内克一头褐发,面庞瘦削,戴着金丝眼镜,表情十分严肃的样子。
卫康也没想到宝洁的人竟然提前到了,于是将其带到另一件会议室等候。
他要按照约定的时间先和资生堂商谈。
资生堂来的是一位品牌总监,名叫小泉太二郎。
小泉太二郎的中文十分流利,和助理两个人非常客气。
一进门就热情地90度鞠躬问候,搞得卫康都有些不习惯了。
双方入座之后,又是一番热情寒暄,小泉嘴里不停冒出赞美之词,将三清的抗癌药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
卫康微笑听着,眨眼间五分钟过去了,对方还没进入主题的意思。
只好开口说道:“贵公司也是快消行业的巨头之一,其实我们彼此都已久仰了。”
“闲话少说吧,不知道贵公司带来的方案是什么?”
小泉太二郎笑容洋溢地拿出一个文件夹,递过来说道:“嗨,卫桑,你说得很对,我们确实做足了准备,这里有两个方案,您先看看,哪个满意就谈哪个。”
卫康接过来,一边翻看,一边听小泉热情地介绍着。
“首先,我们愿意出高价来收购这款药方,然后马上用到公司的旗舰产品线中来,我们会全力推进产品的尽快上市。”
“相信在资生堂的品牌下推出的新一代美白产品,一定能够在下半年创下一个销售高峰。我这里甚至还提前做好了一份营销方案,请您过目。”
卫康一边看一边点头,这份美白新产线的营销方案十分专业,详细地列出了各项数据和预估销量,甚至还计划请一位娱乐圈风头正劲的新晋女星做代言人,可谓下了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