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马上恢复正常的表情。
然而,所有人心里都无法抑制地冒出来一个想法。
这个卫总怕不是得了失心疯了吧?
你误打误撞发明一款新药,这是老家祖坟冒烟了,你还想要再来一遍?
你想得这么美,你咋不上天呢?
是款药都能转换研发方向,发现神奇的副作用,从而变成畅销神药的吗?
新药研发要是能这么搞,那全球药企实验室的新药早就井喷了。
也就不会只有艾万可这一个副作用转正的传说在流传了。
在场各位哪个不是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年的专家。
要有这种事还会不知道?
卫总看起来一副精明的样子,怎么就这么异想天开呢?
果然还是太年轻了,入行也没多久,还需要经历新药研发的毒打。
真是不懂药物研发,太想当然了。
三清药业的研发实力也不过如此,呵呵。
大家心里虽然这么想,但都没流露任何异色,反而纷纷答应下来。
只有吴总,在听到卫康的要求之时,“噗”地一声,口中酒水喷了出来,瞬间染红了衬衫的衣襟。
他赶紧起身,匆匆前去洗手间处理,以掩饰局面的尴尬。
但他心里并没有任何不悦,反而开心得想要笑出声来。
老卫家的傻儿子,果然不是搞研发做大企业的料啊。
收废弃药方这种事情都能提出来,怕不是在实验室里呆久了,脑子坏掉了吧。
呵呵,此子不足为虑也。
吴总心中大定,觉得卫康不过如此,应该再也研发不出来下一款新药了,也就只能抱着撞大运研发出来的抗癌药卖到老了。
一家药企只有一款畅销药物,没有后续的新药研发能力,是无法成长为医药巨头的。
也就只能在市场上卖个几十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很容易被人追赶上来,等到效果更好的新药问世,前浪就只能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被抢掉市场。
尤其是等专利到期以后,仿制药铺天盖地而来,到时候这家药企也就走到了尽头。
卫康看着众人眼神中掩饰不住的嘲讽,很清楚大家的想法。
不过他并不在意,甚至还有些求之不得。
很好,既然你们这样轻视,肯定不会多想,那就乖乖把实验室的废弃药方都送过来吧。
自己一家的废弃药方实在有限,现在攒了一堆积分,正等着提取副作用,开发新药方呢。
这可不得从各大药企的库房里好好翻找一番嘛。
毕竟自己有系统的事情,又没人知道。
这波,不但不亏,还赚大了。
第二十二章 跨国巨头闻风而动
听完卫康的条件,辉瑞的安德烈博士第一反应是卫康疯了。
第二反应却有些窃喜,如果与三清合作的必备条件是废弃药方的话,那又有谁能跟宇宙第一药企相比?
这个条件总体来说利好跨国巨头,对辉瑞来说极为有利。
之前他还有些担心三清会把重心放在国内市场,跟国内大药企合作,海外市场只是走走过场,做个补充。
眼下来看,合作的事大有可为,必须跟总部好好商量,拿下这次合作,最好是签下独家合作协议。
虽然辉瑞自身在抗癌靶向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有好几款畅销抗癌药,但是癌症的种类很多,还有很多其他癌症他们的药物无法对症下药。
如果能将广谱抗癌药纳入麾下,将两者结合起来,能用靶向药的就用靶向药,其他的就用广谱药,这样一来,势必能吃下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一直以来,他们都很眼馋默沙东的可瑞达所占据的市场,可惜只有罗氏研发出来新的广谱抗癌药,造成了一些威胁,但依然无法撼动可瑞达的霸主地位。
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摆放在了面前,辉瑞绝对不会放弃。
至于三清自己开发海外市场这个选项,被他毫不犹豫地无视了。
众所周知,在海外药品领域,鹰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是世界最高检测标准。只有申报的产品经过对人体使用产品后的143个关键检测点位作监测,对2-3万人持续3-7年的监测,完全通过合格的产品,才会核发FDA认证。
很多国际厂商都以追求获得FDA认证作为产品品质的最高荣誉和保证。
而FDA认证也是出名的严苛,尤其是对药品方面,如果没有鹰国本土企业的帮助,外来药品要想获得认证是非常难的,而一旦获得FDA认证之后,其他海外市场也就彻底敞开了。
辉瑞公司拥有强大的人脉和实力,以它的名义进口的药品获得FDA认证并不难,可以极大加速海外上市过程,如果通过某些操作,由政府特批,整个流程从3-5年缩短到半年也是有可能的。
安德烈仔细想了想,觉得己方非常有优势,只要条件不比其他跨国药企低,这次的合作想来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