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之间,一座座竹屋分布其中。
竹屋不再是光秃秃的了,墙壁和屋顶,都长出了枝杈和竹叶,彻底的将竹屋和竹海连成了一片,美不胜收。
到此为止,住宿方面的问题,也全面的得到了解决,一百万天工匠人,获得了一座崭新的竹屋,已经没有更高的追求了。
接下来,楚行云要解决的就是食物的问题。
对于吃,这个不需要多说,所谓民以食为天,再怎么夸张,都不过分。
对于衣服,工匠没有要求。
对于住处,工匠们最喜欢的就是竹屋,楚行云已经给了他们一座新的。
交通,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原本就不错,也不需要再做什么。
教育,天工岛也是自成体系,就算楚行云想改,工匠们也不可能配合。
试想,对于这些都没什么兴趣,那么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去工作呢?
其实,很多时候,人之所以那么努力,就是为了吃的好点而已。
只要在吃好的基础上,才会想其他方面的东西。
若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在乎其他!
对于食物,匠人们是有着极大渴望的。
所有食物中,他们最渴求的,就是酒和肉!
天工匠人,平日食用的是箭竹生长出来的竹米,吃的是近海捕捞的杂鱼,肉类和酒类,真的是一年都尝不到一次。
天工岛上,箭竹遍地,箭竹的种子,就是竹米。
“竹米,通神明,轻身益气。”
“其子圆润,颜色绿,其味尤馨香。”珍贵胜过粳糯米。
煮了当饭吃,既为稀奇食物又为保健膳品,尊之为“绿色食品之贵族”。
传说中竹米是凤凰之食,古语有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之说。
不过,如此珍贵的竹米,在天工岛却只是普通粮食,都已经吃够,吃腻了。
天工岛孤悬海外,交通运输非常不易,往往是在运输兵器时,才会运来一船肉食,酒水之类的东西。
可是对于人口百万的天工岛来说,那几船肉食酒水,除了将他们的馋虫钩出来外,再无其他作用了。
虽然天工岛有传送阵,但是其他人哪可能有轮回空间那样的巨大空间。
运输不易之下,自然就没人运输了。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利益。
天工岛的居民,终生不许离岛,因此岛上的居民,是没有货币这个概念的。
全岛上百万人,却连一个灵石都没有,就算有灵石,也只是当成炼器材料,而不是作为货币在流通的。
天工岛,执行的是工分制,按照制作的数量,记录工分,买卖都是用工分来进行,没有所谓的货币,或者说工分就是货币。
酒肉看似普通,却是普罗大众永恒的追求,真正能将酒肉吃到腻,喝到死的,基本都不是普通人家。
第1218章 收服人心
面对大家吃肉喝酒的要求,楚行云怎么可能不满足。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是在做梦。
工分制度,楚行云不想改变,否则的话,浪费大量的灵石,在民间流通,反而会占用楚行云的大量资金。
在楚行云的命令下,上千工匠再次动了起来,盖了一座占地上万平的地下冷库。
所谓的冷库,就是一座位与地下的青石建筑。
建筑站地上万平,布有冰霜大阵,所有肉食进入其中,都会瞬间被超低温冻结。
在超低温冻结的状态下,这些肉食可以历经百年而依然保持鲜美。
有轮回空间在,楚行云分十次,运回了整整一百万吨的肉食,平均下去,天工岛上的所有人,人均可以分到一吨肉食。
不仅仅是肉食,美酒楚行云也大量的采购,足足一百万桶。
这个桶,可不是家用的小木桶,而是高三米,直径两米的大酒桶,一桶就够一个酒鬼喝上两三年的时间了。
平均下来,天工岛所有居民,人均可以分到一桶美酒。
楚行云来回搬运的同时,叶灵的医馆也终于开业。
初期阶段,由于大家都不知道医馆的作用,因此叶灵还是以上门服务为主。
整个天工岛,十万个工棚,被叶灵划为了一百片,每人负责一片,每片有一千户。
当楚行云终于将酒水和肉食,都运回来的时候,叶灵的医馆,已经引起了全岛的轰动。
是人都有生有死,对于生死,大家并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