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抬起头,眼睛亮晶晶,悄悄的问道:“真的?”
左成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天宝看看小叔叔,又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小小模样也带了几分正经。
可惜的是,他的正经没坚持多一会儿,便成了懊恼,因为曹颙发话,要众人随他道前院书房。这“众人”,独不包括天宝。
天佑等人早就猜到曹颙是有话要说,才聚齐了他们几兄弟;长生跟在兄长身后,则是有些纳罕。
虽说长兄如父,长生的教养也是曹颙在操心。
可因长生毕竟是叔叔辈的缘故,曹颙鲜少将他们叔侄放在一块说教。
到了书房,曹颙并没有急着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而是让左成说了永亮之事,问众人的观感。
天佑的观感与左成差不多,觉得永亮是自作自受;恒生则同左住相识,认为他有些可怜。
五人中,只有长生是没见过永亮的。
他沉思了一会儿道:“他已经是一家之主,面对生恩,养恩,本当可以寻更妥当的解决方式,却是存心期满,立事不公,落了下乘,到了线下境地,确实是自作自受;可垂鬓之年便离开生身父母,即便有养母慈爱,却无父兄教导,难免行事少了大气,思虑不够周全,也委实可怜了些。
要说方才“克服口腹之欲”的话让人眼前一亮,那长生现下这番话,就令大家刮目相看。
曹颙赞赏的点点头,看向天佑四人的目光就有些不善:“一事两面,都想到了,方能思虑周全。这世上,又有哪个是坏的脚底流脓,头上生疮,全无半点好处的?天佑于左成两个,防心太重,爱将人往坏了想,容易出事偏颇;左住与恒生两个,则是太过心软,总想着旁人的好处,有时就失了立场······”
天佑四人见他训话,都起身垂首站。
就听曹颙接着说道:“古人都说“修身齐家治天下”,治天下且不说他,只说修身齐家。该懂的道理你们也懂了,该学的知识也学了,意诚否?心正否?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左住,左成已经娶妻,天佑与恒生没多久也会成亲,你们谁能肯定地告诉我,觉得自己意诚心正,可以修身齐家?
虽不明白曹颙这番修身齐家论因何而发,可兄弟几个却没人敢说这个大话,修身齐家本就是古代大儒的贤行。
“现下民风世俗,男子不理内宅,家务托付妻子。妻者,齐也,供奉祭祀,此处的齐为匹敌,同齐家的齐虽不同,却又千丝万缕的联系。宁四太太因何受刺激难产病故,并非是丈夫生母上门纠缠,而在于丈夫金屋藏娇,夫妻离心·······宁四太太既亡,匹敌不在,永亮独木难支,熬不下去······”曹颙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世人要求女子三从四德,不嫉不妒,可你们想想,若是天慧出嫁后,你们妹夫要求天慧恪守贤良为自己上孝长辈,下理家务,自己纳妾收婢花天酒地,你们会如何?”
这兄弟几个虽性格各异,可疼爱天慧的心却是相同。
听了曹颙最后这一句,都有些受不住。
天佑咬牙道:“谁说只要女子贤良,男子就不讲究道义?天慧乃是曹家明珠,若他敢视为瓦索,我们兄弟自然视他为贼寇!”
左住跟着点头道:“就是,就是,若他真敢如此,儿子带四弟先去捶他一顿,再让大哥与二弟想法子慢慢教训他。若是不长教训,那就也不配大妹妹。”
左成则道:“这世上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还缺了?义父义母又不稀罕贞节牌坊,让大妹妹休夫便是。”
恒生道:“大妹妹是于他做夫妻去,又不是给他当老妈子?凭什么大妹妹这边辛苦持家,那边就失了尊重?那样的人,不驾也罢。”
这兄弟四人说的大同小异,可因疼爱妹妹之心甚重,没有一个肯让妹子委曲求全。
长生旁听,虽没有被兄长问道,可心里也在思量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