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4017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可自己一个文进士,门下首徒,却要走武举之路,曹项的神情有些怪异。
曹颙见状,颇为愧疚道:“是我的不是,实在不好退却那边,却给四弟揽了麻烦。”
曹项忙摇头道:“不麻烦,李卫不仅同大哥有旧,在南边也多照拂二哥,我能尽些力,只有欢喜的。只是大哥晓得我,《论语》、《孟子》两本书还解得,《孙子》三部却有些生疏。文人见识,同武人并不相同,我怕解得颇偏,反而耽搁了李星垣。”
曹颙之前却没有想到这一点,只寻思曹项的学问是好的,却忘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永庆是武进士出身,骑射功夫,兵书策论,可请其教授。”曹颙眼睛一亮,说道。
曹项忙点头道:“如此甚好,既是李卫将子弟托付过来,总要他成才方好。”
说完这个,曹颙想起托曹项明年春送李氏南下之事。
曹项已经在翰林院做了报备,明年二月起请三个月事假。
“倒是忘了这一茬,一个南下,一个北上,你们师生两个正好错开。”曹颙道。
曹项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是李卫不急,可以让李星垣晚几个月,随同我们一道进京,如此收下弟子,更顺理成章了一些。”
曹颙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便也觉得这样安排最好。
他唤了张义过来,如此吩咐两句,使他去李宅传话……
随着朝贺督抚大员的相继离京,万寿节的喜庆气息也渐消散。
京城王公大臣的目光,被引到怡亲王府。
皇上特赐御书匾额给怡亲王府,上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
“忠、诚、勤、廉”无一不是为人臣者之美誉,如今集于怡亲王一身。
虽说眼红的人不少,可也没有人能说两句反话,怡亲王这四字确实当之无愧。
皇上早就有加恩怡亲王府之心,怡亲王庶长子封了贝勒,嫡长子也已经成丁。
按照宗室规矩,亲王嫡长子多是年满二十才请封世子,可皇上在今年怡亲王接连丧子之后,就有意提前册弘撴为世子,也算为王府冲喜。
弘撴却以身体病弱,不利王府血嗣传承,早就在父母面前让出世子位。
雍正知晓后,又有心加封十三阿哥郡王爵位,好由他指一子继承。毕竟他虽折了两个嫡子,还有三个嫡子站下,其中智能有一个继承亲王爵位,其他两人按例只能封国公。
十三阿哥却坚不肯授,雍正无法,只好在十三阿哥的亲王俸上,再加俸一万两银子。
加俸至今,不过数月,如今又御赐匾额,可加圣眷之隆。
没想到御赐匾额还不是至高恩典,随同匾额下来的,还有恩旨一道,朝会设亲王座椅一把,令怡亲王坐听朝政。
如此旷世隆恩,惊动的不是文武百官,而是宗室王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