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曹颙去年年底去过江宁,两人算起来也不过大半年不见。
同那时相比,李卫越发清减,脸上密密麻麻的麻子坑越发显眼。
可是因居上位久了的绿故,并不见猥琐之态。
气势更盛,透着肃杀之气,不像是文官,更像是卸甲武将。
“到底是什么缘故,怎么就同范时绎闹腾起来?江南可是干系到社稷民生之要地,你们两个闹不合,皇上说不定要恼。”曹颙也不废话,直言道。
李卫摸了摸大脑门,苦笑道:“哪里是我想要闹?实在是没法子,是范时绎要抓我的小辫子。他弹劾我的折子,都已经递到御前。早在刚进京下通州码头时,便争了一次道了。那次我念着他资历深,还退让了一步。他一个谢字儿不说,今儿又变本加厉。要是再退,我就成了笑话。”
虽说曹颙与范时绎做过两年同僚,可两人官衙不在一处,见过的次数有限。
在曹颙的印象中,范时绎有儒将之风,看上去与李卫的彪悍正相反。
没想到他竟然行事如此霸道。
“到底是什么绿故?总不会是因你羁盗差事,若是他连皇上的安排都不满,那气度这么小,也做不到总督。”曹颙道。
李卫冷笑两声,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说不定还真是大人高看他了。他对幕僚说,他堂兄范时捷罢陕西巡抚并非是因受年羹尧牵连,而是犯了小人的缘故,那小人就是我。我出京后,先西南,而后江南。距离陕西几千里,哪里就同范时捷扯上关系?不过是无稽之谈……”
前几章有将曹颙说成了二品,错误,已经从一品了,嘎嘎。
月票升到历史第五,感谢大家。不过,后边追的太近了,还恳请有月票的朋友继续帮忙。
今天下午陪老妈去了趟超市,买了米、牛奶这些重东西,然后悲剧,抬了两次到五楼,当时感觉就跟成了神仙似的晕眩,过后算了一下,分量超过七十斤。汗,大力士丸。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帝王耳目
“又玠既觉得范时绎‘迁怒’之说是无稽之谈。那他敌视又玠的缘由是什么?为了缉盗的那点儿兵权?”曹颙疑惑道:“你督抚一身,政务繁重,一年到头也未必有功夫去两江一次,他到底在忌讳什么?”
到了范时绎现下的身份,若是没有利益之争,断不会如此喜怒形之于色。
李卫没有回答曹颙的疑问,反而问道:“大人知道江宁朝天宫么?”
曹颙失笑道:“江宁上下又有几个不知道朝天宫的?我好歹在江宁生活了十几年,自是晓得。听曹颂说,那里香火很旺。上回大修朝天宫,还是在康熙四十四年,圣祖皇帝第五次南巡之前。说起来,朝天宫与我们曹家还颇有缘分。”
朝天宫位于江宁水西门内,相传是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冶城,有史记载是从晋朝开始,晋朝为寺院,唐朝改为道观,沿袭到明朝,明初由太祖皇帝重建。
明灭末朝天宫损毁与战火,没了早年的雄伟壮丽。
而朝天宫在清朝第一次大修,就是由曹颙祖父曹玺主持。
令人遗憾的是,没等朝天宫修完,曹玺就病故在江宁织造任上。
康熙四十四年,第二次修整朝天宫时,曹寅还曾对儿子提过此事,话中颇多唏嘘。
事情隔了好几十年,李卫还真是不知曹家与朝天宫有这般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