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3989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过,恼是恼,曹颙还是佩服田文镜的勇气。
这种倔强固然令人生恼,可也令人敬佩。
说来也巧,如今河南司郎中不是旁人,正是左督御史尹泰之子——后世大大有名的人物尹继善。
尹家是镶黄旗人,老姓章佳氏,与怡亲王生母同族。
尹继善虽出身官宦,可并没有依赖家族,而是走科举之路,雍正元年进士,而后庶吉士。
翰林院散馆后,他正式授正七品编修,今年七月,他连升三级,迁从五品的翰林院shì讲,九月署户部郎中。
翰林院shì讲,品级虽不高,却能经常出入宫廷随shì帝王左右。任是谁都看出,尹继善得了圣心,前程正好,不会在户部郎中这个窝上久待。
不说同僚们多是交好,就死几位shì郎也不在尹继善面前端上司架子。
曹颙虽晓得尹继善将来官至督抚,可也没有刻意关注。
委实是见的名人太多了,没啥特殊感觉了。
倒是田文镜闹这么一出后,曹颙想要知道尹继善会怎么应对。
只是这地方与朝廷之间的公务往来,又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一时还真看不出来。
就在几处督抚的“炭敬”谈资中,数日眨眼而过,转眼就到了十月十五,大朝之日。
虽已经入冬,可天气还不算冷。
寅初时分(凌晨三点),曹颙就起来。
像这样的大朝会,更多是的时候是走个过场。
可这样的过场,是半点差池也不能有的,否则就是不敬之罪。
看着漆黑的窗外,曹颙原本想要谋一谋兵部尚书的心思有些动摇。
不知道乾隆朝的大学士会不会好些,要是真在雍正朝升了大学士,可是够人一壶的。三日两朝,剩下一日也要在衙门里作班,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用罢早饭,换上官服,就差不多寅正二刻(凌晨四点半),曹颙乘坐四人抬的绿呢官轿,往宫里的方向去。
这轿子寻常是不座的,只有大朝会之日才坐上一回。
不是为了彰显身份,主要是大家伙要在宫门外等上不少功夫,总要有个地方待。
毕竟是二品京堂,总不能大冬天的站在宫门口傻等,哆哆嗦嗦跟鹌鹑似的。
坐着官轿,距离宫门不远不近的地方等着,等到宫里有动静,再出去排班正好。
这也是京城官场旧俗,早年曹颙初到京城时,还真以为那些京堂是掐着点朝会,才会在众司官都排班后姗姗来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