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对于这个时代的家族也好,国家也好,贵在安定。身份即定,就遏制了诸子相争的局面。
十六阿哥的神情,也变得郑重起来,低声道:“你家五姑娘是弘历的庶福晋,这往后……若是有了小阿哥,曹家会如何……”
曹颁只觉得眼皮跳了跳,要是历史大方向不变,乾隆活到八十八,那即便五儿生下排行靠前的皇子,也耗不起。
除非,乾隆早点那什么……
“都是没影的事儿,十六爷怎么说起这个?”这个问题可不好说,
曹颙只能打哈哈。
十六阿哥瞥了曹颙一眼,道:“哼,总有你淡定不了的时候……
不知道,原本的历史上有没有曹家女儿为宫妃的,但是曹颙记得清楚,接替乾隆的,是他晚年所出一个十五皇子。
前边的皇子,病死的病死,出继的出继,压根就没有几个活到乾隆退位的。
外戚扶持皇子夺嫡这件事,在历朝历代,都不少见,并不是什么合适的买卖。
登上皇帝位的皇子,多半回头就要收拾母族,这也是“兔死狗烹”的惯例。
毕竟,若是真有人情味儿,心肠软,那也登不上那个位置。
父族兄弟父子都无情,要是单对母族讲人情味,那也太扯淡了些。
曹颙向来愀散,怎么会费这个心思?他虽没有见过索额图与明珠,可对那两位的事迹却如雷贯耳的。
只是,世事真如曹颙所想的那样顺当么?若历史真的拐了个弯儿,曹颙会如何?
此时马车里的二人,一个是随口说出,一个权当戏言,却忘了什么叫“一语成词”。见十六阿哥似笑非笑,曹颙突然觉得不对劲。
两人之间,是言谈无忌,可十六阿哥并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庶福晋那边,有了消息?”曹颙问道。
十六阿哥摇了摇头,道:“没有,不过是阿哥所另外一位庶福晋有了喜脉。消息报道皇上、皇后跟前,两位都很是欢喜,重重地赏了那庶福晋。宫里的人惯会捧高踩低,五姑娘的日子怕是要难过起来。
弘历今年已经十六,身边已挂有两位庶福晋,还有几个侍妾,却始终没有宫人怀孕,这也让皇上、皇后很是担忧。
尤其是在今秋皇上大病后,对于弘历、弘昼身边子词之事,就格外看重。
今年选秀,为了皇子嫡福晋的体面,除了给两位皇子指正妻外,没有指侧福晋,可是格格、侍妾却有好几个。
名分虽不高,可皇上盼着两位皇子早日开枝散叶的心思,却是显而易见。
即便身份低微,这个时候诞下皇孙,那在御前也就挂了名。即便明年嫡福晋入宫,对于皇孙生母,也要客气三分。
曹颙却不为五儿担心,若是五儿真生下弘历长子,那才是在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