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3250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煦七十了,发遣军前也不堪驱使,流盛京吧。”雍正拿起朱笔。在折子上加注几字,而后批了个“准
十六阿哥听了。心中松了口气。
虽说旗人有规矩,“五刑不加身”轻的改鞭、改枷,重则直接处死。但是也没什么人获罪,若是皇上亲自过问的案子,即便是旗人身份,该权也要杖,该流也要流。
盛京又没有宁古塔的苦寒,没有新疆的遥远,流放盛京,算是千里之流,算是轻的了
第十三卷雍之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亲戚来了
“侥幸!”曹颙得知李煦父子的案子定下来,长吁了口气,对于李家的下场,他只记得是下人卖了一年,因在旗无人敢买;另外就是李煦流放宁古塔,冻饿而死。
现下看来,李煦只流盛京,雍正对李家也不像是深恶痛绝的模样。
他不知道,李煦现下,实不算侥幸。
历史上的李煦开始时只是革职抄家,等到曹家抄家后,才又翻起李家的案子,再次入狱,而后查出与结交皇子等罪状,雍正五年才流放宁古塔的。
现下,李煦的流放时间提前。
私交皇子这一项。
随着八阿哥的早夭,十四阿哥不成气候,雍正也没有发作到明面上。
可是,曹颙不知这个,心中早已作了最坏打算。
现下这个结果,已经比他预期得好上太多。
早年永庆也曾流放过盛京,那边距离京城不算太远,天气也比宁古塔好的多。
他回到府中,直接去兰院,将这消息告之李氏。
保全了性命,还没有牵连到家眷身上,李氏只有念“阿弥陀佛”的。
她一刻也等不及,带着曹颙去苔院,将这消息告之高太君。
高太君含着泪,道:“结案就好,结案就好!”正说着话,就见初瑜过来寻曹颙。
是前院的管事郑虎传话二门,有事情回禀。
曹颙闻言,站起身来,对高太君与李氏道:“外祖母,母亲,我前日使人去通州候着舅舅家家眷,既是有人回来,看来是到通州。”
高太君与李氏听了,都带了几分幕色。
竟似比方才更迫切。
虽说她们牵挂李家,但毕竟不是无知妇人,对于李煦心中也是有怨的。
自然是关注李家妇孺一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