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身行头,都是他这新认的“干妹妹”所增。
他这“干妹妹”娘家姓花。夫家姓王,徽州人士。她年岁不大,双十年华。她丈夫在张家口做生意。在发妻亡故后,使人从老家又说了一房填房,就是花氏。
不想,数月前她丈夫染疾,一病呜呼。
她本要收拢丈夫的产业扶灵归乡。却是被继子与管事朕合排挤,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嫁妆与私房银子暂避京城。不想继子仍是不休不止,使人追到京城来,图谋她手中银钱。
她身边只跟着一个婆子,一个网留头的小丫鬟,遇此境况,只有嘤嘤哭泣。
正好被孙珏见到,出头喝退王家“恶仆”才使得花氏得以周全。
孙珏虽被花氏姿色所诱,又惜她境遇可怜,可是开始时并没有想要如何。
他也是读了多年圣贤书的,即便好色,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这偷孝中寡妇之事,在穷乡僻壤、消息闭塞之地,神不知鬼不觉做了还可;这在京城首善之地,客栈之中,他还是晓得分寸。
因出门在外不便,花氏没有一身缟素,但是只着淡青色素衣映衬着人从容淡雅。
孙珏不过是借着“关照”的名义。多往花氏处跑几遭,用眼睛吃吃豆腐,言语间调笑两句。
不过,在听花氏的婆子抱怨两遭后。孙珏的色心就开始蠢蠢欲动。
这花氏出嫁的时候以为自己是做填房。结果丈夫死了,听继子所说。才知道丈夫压根就没有将她入族谱。
她当年出门子后,就随着丈夫北上张家口,婚礼从简,所以竟是说不明白。
如此,“名不正言不顺”即便被继子所欺,她也只能含泪往肚子里咽了。
孙珏想到的却是旁的,既然花氏是妾,不是妻,那这孝期不孝期的,就不用太当回事。
除了美色使人生兽念,还有就是财帛动人心。
听着花氏的意思,是想等到明年春暖,买船南下,带着这一大柱银钱回徽州娘家。
如此一大块肥肉,送到孙珏嘴边,怎么还能放过?
在徐州混了两年青楼妓院,他也算是花间高手,自然晓愕如何在女人面前温柔小意。除了嘴上殷勤。他出手也“大方”直接跟掌柜的说。将花氏的房费算在他账上。
花氏主仆的吃喝,也从每顿饭几个小菜,变成顿顿都是外头馆子叫来的上席。
孙珏装大方,囊中却不宽敞。不过是打着曹家的旗号,在账上挂账。
前两顿。花氏还道不敢生受,带着小丫鬟过来致谢。而后,见阻不住他,便邀请孙珏主仆同吃。
一桌上席,十几道菜,即便五人用,也是吃不完。
孙珏乐的卖人情,时而送账房两盘,时而送伙计一盘,落得个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