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还好抽了不少丁口编入蒙古八旗移驻京城慢慢地训化去了野性,外蒙古朝廷鞭长莫及只能听天由命。
现下从他们归顺朝廷不过两、三代,这些王公贝勒就蠢蠢欲动,时日久了成了气候就要成为祸患。
一个准格尔十几万人口扰得几十年不太平,喀尔喀人口数倍于准格尔,若是南下只有长城天险。
不能再放任蒙古人了,要防患于未然。
四阿哥眯了眯眼睛想着该如何计较。
泽卜尊丹巴胡图克图是知趣之人,心向朝廷没有野心。要是换做其他人,在喀尔喀又这么大威望,若是有不臣之心那朝廷就极为被动。
此时的曹颙已经同李卫离开会场寻了处安静地方说话。
“大人您不是后日才过来,么怎么今儿就来了。”李卫才想起这个问道。
田尚书身子有些不舒坦,御前禀过后先回城了,我就提前过来轮班。”曹颙道。
对于那位御史出身的老尚书,李卫到底真心敬重,听了唬了一跳。
“没事吧。老爷子今年是七十二还是七十三。都是坎儿年。”
“来牧场前,我到尚书府看过,瞧着还好,太医也去瞧过,给下了方子。”曹颙回道。
这位老尚书平素安安静静的没有在左督衙门时的咄咄逼人。但是他的影响力却是不知不觉地渗透在户部上下。
若是没有他的支持,李卫这个站着户部肥缺却不知好歹的家伙,早就牺牲在人事倾轧中,曹颙这个户部侍郎也没有成为尚书的传声筒,年纪虽轻、资历虽浅却能得以独掌一面。
曹颙的愿望就是希望田从典能在户部多待几年。有一位能保护下属,不与属官枪功的上司这是幸事。
李卫想来也想到这些,道“要是老尚书能年轻十岁多好也,不用每年冬天都叫人提心吊胆的。”
康熙朝的臣子相继老去,对于即将到来的雍正朝,曹颙很是没底。
他侧过头看了李卫两眼很是羡慕他。
李卫民人出身,挑出八旗权贵圈,更容易让四阿哥放心。
曹家这些年虽经营八方,但是这好处也是坏处。
自己除了在农事上能有建树外,还能做出点什么政绩,来稳定家族稳定。
曹颙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李卫见曹颙不说话,也转过头来看着他,道:“要是老尚书能熬上两任,大人也资历够了就能接掌户部。”
曹颙听了直摆手,道:“我在户部已经数年,只盼着能尽其责就好。至于尚书之位倒是不敢想。要是有朝一日升正堂,我倒是宁愿去礼部养老。可惜的话,我又没有进士出身,想要讨那个轻省也不能。”
李卫听了不由失笑,“大人还不到而立之年,怎么就想起荣养来。就算是熬十年大人也不过是年将不惑,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