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2902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列题是关于朝政撰写条陈;引见是由吏部开具履历单引见给皇上;会核则是衙门长官对下属的考语。
这考核标准,并不是凭借长官主观,而是有标准。
以“四格六法”为考核标准。所谓“四格”就是指“才守政年”
“才”是才干。分为长、平、短,曹颙是长;“守”是操守,分为廉、平、贪。曹颇得了个“廉”;“政”是政务,分勤、平、怠,曹颙是勤;“年”是年龄,分青、中、老,曹颙是青。
“六法”则是指六个方面的缺失,‘不谨’‘罢软无为’‘才力不足’‘浮躁’‘年老’‘有疾’有了这六个方面的确实,分别要革职、降级、勒令致仕。
“京察”成绩分三等。‘称职’‘勤职’‘供职’
这“四格”曹颇考核都是上,“六法”又半点不沾,所以即便他这两年在户部没有什么显著功绩。京察成绩很是惹眼,就是京官中的第一等“称职”
曹颙三年任满,即有资格升转。
曹颙成绩骄人,李卫的考核却是惨不忍睹。
他是捐官。又是土财主出身,自不如科班出身的同僚的眼。加上他执掌库务几年,太过勤勉,使得旁人少了不少油水,就惹了人嫉恨。
李卫归到四阿哥门下,并没有大张旗鼓,所以户部这边真没有谁给李卫面子。
等到“京察四格”中,李卫是“平、平、平、中”任谁看了这份考评。都会认定他是碌碌无为之官。
“六法”中,李卫占了三条,‘不谨’‘才力不足’‘浮躁’前一当罢官,后两条应降职。
他到户部任上三年,正是升转的关键时刻,这“京察”一番下来,怕是连任都成奢望。
看到盖了户部尚书印鉴的这份“京察”折子,四阿哥勃然大怒,几乎要拍案而起。
李卫是他看重的人,留意了好几年,自然晓得李卫状况。李卫不过是因捐安的缘故,才学有些不足,若说政务,甚是勤勉,操守上也能当一个“廉”
实打实的说,李卫的考评,就算比不上曹颙,也能是中上的“勤职”
四阿哥没想着放李卫出京,打算让他在户部在干上一任,磨磨性子,以后好大用。
没想到,这“京察”下来,好好一个能吏成了庸官,四阿哥如何能不气得仰脖。
要是他不认识李卫,不知李卫这几年所为,单单看这“京察”折子,那就要使明珠蒙尘。
这份认知,使得四阿哥暗暗心惊。
如今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没有宰相之权,帝王权威至高无上。这又能如何?若是耳不顺、眼不明,还是会被臣子蒙蔽。
四阿哥虽向来行事隐忍,但是骨子里及其护短。
他认定了李卫当用,如何肯让旁人说李卫不好。就在这份“京察”折子上,他洋洋洒洒写了半页考评,都是褒赞李卫的,连当初庄亲王与李卫纠纷,也都位列其上。
虽说李卫是他的门人,但是他写得理直气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