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2756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历史上的那个郑燮,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著称,五十来岁出仕为县令,坎柯半世,才得出“难得糊耸,四个字的人生感悟。
现下郑燮还不到三十,虽不能说风华正茂,但是也没有那种看透世情的萧索,还没有养成那些“怪性子”
自己力所能及地扶持他一把,也算全了两人的缘分。
想到解决办法,曹颙松了口气,夹了几块白斩鸡,就着用了碗中的剩饭。
这边小满才撤下食盒,就见十六阿哥穿着常服,大踏步地进来。
“见着四哥了么?我刚从他屋子过来。怎么不在?”十六阿哥向蒋坚点点头致意,随后问曹颙道。
“王爷头午没来,听说是抱恙。”曹颙回道。
十六阿哥闻言,微微皱眉。道:“孚若若得空么?”
瞧这样子。是有话要说,觉得官署不便,曹颙点点头,道:“正得空。”说完,两人出了官著,踱步而行。
“十六爷寻四爷何事?”曹颙见近前无人,低声问道:“四爷昨儿递牌子,回来后有些不对,是不是御前有什么变动?”
“变动到说不上,只是当着大家伙儿面,被皇阿玛吃挞了几句。”十六阿哥闷闷地说道。
“就为那赈济条陈?”虽是意料之中。但是此刻得了准信,曹颙心里仍不舒服:“若是有不妥当之处。再商讨便是,犯不着为这个申斥四爷吧?”
十六阿哥压低了音量,道:“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儿,闽淅总督前几日有折子上来,台湾朱一贵造反,将前往辑贼的总兵都给杀了。福建前朝遗民最多。向来不太平,如今只是台湾、澎湖乱。也要防范着福建这头。南边对峙,正是人心动荡之时,北边是万不能乱的。四哥的赈济条陈虽好,虽不适合现下这个时候用。”
“造反?”曹颙怔住,实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满清毕竟是以少数旗人,统治庞大基数的汉人,这江让。向来做得不踏实。朝廷最忌讳的就是民乱。
如今西北战事还没平,要是东南再乱起来,那真够康熙喝一壶的,
第十二卷奉天运第九百零六章呼声
曹颙怔住,皱眉不语,十六阿哥还当他担心福建局面,“弹丸之地,闹不出花来,孚若不必担心。”
曹颙上辈子对于清史涉猎,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就是影视剧的那些。
对于朱一贵造反,丝毫没有印象。但是这个朱,却是明皇室的姓氏,不由得引得曹颙多想。
“朱?莫非是前朝皇裔?”曹颙脑子里想着“反清复明”四字:“希望福建太平,要不然遭罪的还是百姓。”
十六阿哥冷哼一声,道:“不过是泥腿子,是闽南长泰人,到台湾刨食儿,兴风作浪。”说到这里,不禁咬牙切齿:“最可恨的是台湾知府王珍。不顾百姓死活刮地皮,弄得民不聊生,要不然百姓也不会盲从贼首生乱。这一出事儿,他们这些当官的,又弃岛隐匿,将台湾留给贼人作乱。若非如此,也不会闹得不可收拾。”
听到此处,曹颙才晓得,这回不仅仅是“作乱”整个台湾都已失陷。
怪不得康熙要慎重以对,这毕竟同河南府数千人进山扯反旗不同。
台湾数十万百姓,刘朝廷并没有多少归属感。从施琅收台湾,至今不过三十多年,要是乱起来,朝廷能安心才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