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2626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曹颙点了点头,神情越发柔和,道:“百善孝为先,如此也好。只是你要记得,我虽不是你父血亲,但是同你父如同手足。在我心中。你们几个就是我的亲侄儿。你父亲早年曾有三万两银子,在我这里。等你们大了,我会使人过来,为你们兄弟置产,所以你无需担心你们兄妹几个的生计。”
至于荐何不现在就置,是因为魏家一大家子人还没分家,现在买了宅地,亲戚间又要说嘴,反而让几个孩子为难。
文杰听了,脸上却没有喜色,抬起头来,望向曹颙,眼里已经雾气蒙蒙,说话已经带了颤音:“世叔,不是从京城来,而是打广州过来。”
他记得清楚,父亲虽提过几次“曹世叔”但是从没有提过银钱,反而悄悄对长子提过。在广州给他们兄弟几个留了些产业。往后大了后,他们想回广州定居也便宜;想要留在江宁,过去卖了地就是。这些都托付给京城的“曹世叔”
如今,“曹世叔”嘴里说的却是银子,不是地。
若是父亲好好的,“曹世叔”因何会做这个主。文杰有些不敢想。
曹颙、魏仁对视一眼。没想到文杰这么敏感,两人的意思,原本要拖几年,再告诉文杰的。
曹颙看了文杰一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文志问道:“文志想要去京城么?”
文志眼睛亮亮的,仰着头问道:“京城能参军么?侄儿想要去打仗?”
曹颙军想起家中的“大将军”不禁莞尔,道:“文志想当大将?”
文志摇了摇头,道:“不是大将军,是想要当武官。侄儿脑袋笨,读书记不住,跟着梁师傅学拳脚反而快。要是做了官,也能赚银钱,养活姨娘。”
魏家虽比不得程家名闻天下,却是江宁城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就是曹寅在江宁时。对魏家也客气三分。
在魏家长大的孩子,如今却一个个都为了生计谋算,曹颙的笑容僵在脸上。
魏仁方才还能斥责文杰,现下直剩下满脸羞惭,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见曹颙神色难看,文志有些忐忑小声道:“世叔是嫌侄儿没志气么?”
曹颙神情舒缓,摇了摇头,道:“没有。文志想得没错,既然读书读不好,学拳脚也好。只是你要记得,想要当武官的话,当兵是不行的小兵想要熬成武官,忒不容易。你若真想要当武官,就好好学习骑射,功课也不能尽数丢下,策论还是要学着做的。然后考武科,等中了武举人、武进士,就能当武官了”
聊了一会儿,程梦星已叫人安排订了上席送过来。
曹颙对孩子向来有耐心。这几个孩子也能感觉他的善意,乐意同他亲近。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只有文杰,文雅的面庞多了几分愁绪。曹颙到底没忍心在孩子面前说实话,只是悄悄安慰道:“贤侄不必多想。你父亲没事。只走出洋几年,乐不思蜀。等他回来,咱们一起讨伐他。”
也不知他听见去没有。但是在两个弟弟面前,却能看出他在掩饰自己的忧心。
等到魏仁使管家将侄儿们先送回去,只剩下他同曹颙二人时,曹颙叹了口气,道:“魏大哥。孩子们这点儿年纪,正是需要长辈呵护的时候。整日里却都想着生计,实在叫人不忍。要不然,就从他们父亲留下的银子中,先留下几千两,算作他们几个的嚼用吧?”
魏仁满脸通红,忙摆摆手道:“大公子要臊死我了。都是我掌家不严,轻慢了侄儿们,往后定不会如此。那几万两银子,是五弟留下的聘嫁之资,如何好轻动。还是请大公子代为保管”
魏仁态度坚决,曹颙也不好说什么。
过了几日。就听说魏家长房嫡子的婚期延了。听说是魏家大爷的意思,说起寺里的高僧说了。今年魏家流年不利,不宜婚娶。
因这个缘故,魏家还在寺里连做了几场法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