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阿哥正好看见,指了指那个。对诸人道:“若是手中标价,低于墙上所写的,那不用再在墙上写了。”
众人应了一声,继续唱标的唱标,写标的写标。
因安排的有条不紊,这边统计起来,甚是利索。
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唱标完毕。
再看四面墙,都写得差不多。
十六阿哥又吩咐人,按列将这些标的同最高价、投标帖子编号,依次抄录。
他自己,则是陪着五阿哥、七阿哥四下里看着。
正如他所料,底价超过一万两银子的古董字画参加竞标的人少,但也不是说没有。就如一个战国鼎。就有人开价一万八千两银子。再看标注的请帖号,是“甲丁一甲。”看得十六阿哥一愣。
这“甲丁”开头的帖子,是从他手中流出的。标着“甲”这张,他记得是给了福晋。福晋提过,是宜妃要的。一要,还是三张。
十六阿哥有三张朋亲的帖子。他往来的亲戚都有自己的格子,多也轮不到他操心。
十六阿哥当时还不以为然,要说帖子,九阿哥手中可以六张。向他要,是什么意思?
怕不是宜妃的意思,是九阿哥的意思。九阿哥门下的商贾富户多,地位却有限,需要多几张帖子,也正常。
不过是个人情,十六阿哥没有多想。就将自己的帖子都送宜妃了。
这些买卖人,倒是舍得花银子。十六阿哥想到户部要拍出的那些布料,眼睛一亮,压在程家一家身上,总是不妥当。要是有人掺合,就更好了。
只是商贾人家,买这么贵的东西,留在手中赏玩,不是败家么?
持“甲丁一甲”帖子的这个,除了这字画,还标了一个唐朝的字画。开价比底价高三千两,两万三的价格。
十六阿哥看了,顿时抚额,看来这位的眼光到是不差。那战国鼎同唐画,他之前都有留心,就是估价师傅,也没敢低估。
到底是哪个,买得都是这些雅物,就算是商人,也当算是儒商了。
五阿哥站在十六阿哥旁边,看到熟态的帖子编号,笑着指给七阿哥看:“老七,我得了个对好梅瓶。天圣官窑的,正经好东西,待会老七可要好好看看
七阿哥笑着应了,视线落在自己投过标的几个物件上,没有自己的帖子号。上面的价格,远远地超过他给的价格许多。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十六弟。
这拍卖单子,第一张写的小物件。底价开得都低,看着就好像能占了便宜似的。
后边的,就算有超过外头价格的或者持平的,也就不显眼了。
这银行的利润半数归内库,看来皇父因西北战事空了的银库又能富裕一眸子。
十六阿哥平素嘻嘻哈哈,不显山不露水,却能解皇父之忧,怨不的皇父宠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