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2474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曹颐同静惠两个原要劝她好好将养,见她伤势确实无碍,就不拦着了。主要也怕她安静下来,胡思乱想。
毕竟,对一个女子来说,眼下都是个坎儿。
那日孙珏上门来胡吣一番后,曹颐曾私下问过曹颙,到底想要如何解决大姐姐之事。
瞧着曹颖顾念儿女的模样,不管是“和离”,还是“休妻”,都受不了。“义绝“的话,不仅断了两姓的亲戚情分,对孙礼、孙娴兄妹两个也名声有碍。
曹颙的意思,是“析产别居”。
富贵人家,夫妻不和,丈夫又不得休妻的,也有长辈做主,像兄弟分家那样析产另居的。只是如此一来,多是妻子吃亏,虽能得了情景,却相当于没了丈夫,吃斋念佛,照看儿女;做丈夫的,则是挨了新欢,另居一处。
只是为了这“嫡”字,有资格参加家族应酬的,被家族认可的女主人,还是嫡妻。其他妾室,即便再受宠爱,也上不得台面。
曹颐听了,对兄长这个主意甚是赞成。
只要能别居,就是曹颖说了算,不用再看孙珏的小人脸色。
只是大姐姐才三十出头,往后就跟守寡一样,倒也让人心酸。
曹颙见妹妹神色黯然,道:“孙珏只是欺软怕硬的小人,还是看大姐姐到底乐意如何。他的郎中,做不了多久了。到时候,说不定要回杭州去。到时候,大姐狠下心来,同他析产别居,留在京城,我们也能照看。要是大姐还有其他念头,那咱们只能权势逼人,跟孙家算了总账再说......”
曹颐那边,上要侍奉婆母,下腰教养幼子,也离不开身。等曹颖醒后,又陪了半日,就回府去了。
曹佳氏那边,虽没有亲自过来,但是打发福秀阿哥送了两盒人参过来。还传话给曹颙,让曹颙出城前,过平郡王府一趟。
曹佳氏虽恼孙珏的无情无义,但是她不主张“和离”或者“义绝”。
不为别的,就为曹家的名声经不起折损。像她们这些年长的兄弟姊妹还没什么,不过是往来应酬时,听几句闲话;四姐、五儿两个过几年就选秀,长姐的闲话,会影响到她们两个终身。
曹佳氏晓得弟弟最是护短,怕他激愤之下,同孙家撕破脸,才特意传话过来,提醒他此事。
曹颙那日在昌平得了消息,确实抱着“义绝”、“和离”的心思,但是被初瑜提醒,也顾念到四姐和五儿。再加上外甥、外甥女的缘故,才使得曹颙想着先通过孙文成,将“析产别居”的手续办好,再慢慢收拾孙珏,为曹颖出气。
曹佳氏见曹颙心中有数,稍稍放下心来,道:“对了,前些日子大表哥来请安,带着舅舅的亲笔信,说是想要求个人情,举荐个族侄到你姐夫帐下做个笔帖式。我这边只说要问过你姐夫,还没有松口。”
“咦?”曹颙有些意外,道:“大表哥不是正跑官么?怎么舅舅不给他想法子,反而举荐什么侄子?”
曹佳氏道:“虽说舅舅添了老生子,但是才多丁点大,能不能站住都是两说。两位老太太同舅舅都上了年纪,如何肯让大表哥上疆场?再说,舅舅此番让大表哥进京,未曾不是试探试探皇上的心意,当初,皇帝命人建造织造府的时候,可以说过,命织造府永久居住过,结果,只有咱们家,祖父、父亲两代人承袭织造,住了几个年。即便后来搬家北上,内务府除了将府中内宅所有物品造册划归曹家,还给了房产的补贴银子。舅舅年将古稀,怕也是等着皇上的恩典。想要大表哥子承父业。”
曹颙闻言,冷笑两声。
还想“子承父业”?怕是秋后的蚂炸,蹦醚不了两日。
“姐,那李家那位族侄,姐夫会不会用?”曹颙问道。
“会。不说别的,就是大舅舅那边每年往这边府里孝敬八千两银子炭敬,这点脸面也得卖给他。”曹佳氏想了想,说道。
“八千?”曹颙听了,皱眉道:“连姐姐姐夫这边都八千,那想必八阿哥、九阿哥那边的要翻几倍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