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颙这边,当然也有李煦的亲笔信至,其中提及李鼐查询李鼎被害之事。李煦在信中,只说李鼐愚钝。请曹颙这个外甥,看在“骨肉情分”上帮衬李鼐一把。说得不算亲热。不算客套,就像个舅舅托付外甥的样子。
那两个管家媳妇是从苏州来的。听说是奉了李煦之命特意来给李氏请安的。
对于自己那个便宜“舅舅”曹颙不仅亲近不起来,还有十二分的提防。
他为曹家百般筹划,可不想白忙一场。最后被亲戚拉下水。
李氏的脸上,带着几分犹豫。对曹颙道:“颙儿,这几日,我都睡不安稳。不知当如何给你舅舅回信。你大姥娘八十多了。身子骨不好。你姥姥从年初起身子也不好。”
原来,李煦的信中,提及文太君同高太君的近况,提及二老对李氏的思念之情,希望李氏九月给曹寅“烧周”后,能往苏州一行。
李氏上次回苏州,还是十年前。如今见堂兄信中提及此事,也颇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曹颙心中,可不会以为自己李煦念的只是“骨肉之情”若是真有接李氏归宁的心思。李鼐进京伊始就会提及,也不会专程使人来。
“母亲,苏州离京城千里迢迢,路上也不便宜。母亲的身体也不比以往。再说长生还小,耐不住路上辛苦。要不然再等两年,等出了父亲孝期,儿子送母亲归宁?”曹颙斟酌着说道。
通过母亲对李鼐父女的亲热。曹颙也晓得她心里对李家这个“娘家人”还是甚为看重的。曹颙做儿子的。不好说别的,只能用个“拖”诀。
李氏听了。踌躇着说道:“颐儿,你大姥娘八十多,将九十的人了。还…”
第十二卷奉天运第八百一十六章童心
看着李氏这般犹豫的模样,曹颙晓得,得说些什么让她死心。
“母亲,大表哥这次进京,除了捐官同操办含玉的亲事,还代表着舅舅走人情。”曹颙斟酌着说道。
李氏点点头,不以为意道:“你舅舅几年没进京了,你大表哥难得来一次,自然各处人情都要做到。“
“母亲,大舅舅让表哥给九阿哥府送了重礼。”曹颙说道。
李氏闻言,有些迟疑。进京多年,她就算再不关注外事,也晓得自己家同谁家关系亲厚些,同哪个府关系疏远。
“九阿哥虽不在六部当差,但是谁都晓得他是十四阿哥的人。”曹颙接着说道。
听到涉及风头正劲的十四阿哥,李氏不由皱眉。
对于儿子清冷,怕麻烦的性子。李氏是晓得的。对于丈夫生前做下迁坟的决定,李氏晓得实情并不是如丈夫提及,方便子孙祭祀的缘故,多是因儿子不耐烦与同老家族人应酬。
十四阿哥虽风光,但是同曹家向来没什么往来。
李氏虽是没什么见识的妇道人家,但是也晓得这皇家的事儿,不是臣子能参合的,要不然的话,能博得天大的富贵,也能万劫不复。
不说别人家,就是京城权贵,因参合夺嫡之事儿,这些年来抄家破族的人还少么?
李氏身为人母,没有什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只想着一家人平平安安。
“毕竟是至亲,要不然颙儿给你舅舅去信,好生劝劝。”李氏带着几分不安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