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2248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初瑜晓她是重礼人。就应承了这份好意。使人将恒生唤来。谢过韩江氏。
韩江氏不敢受恒生全礼。起身避开。折腾一番。宾主才重新说话。
“奶奶。同仁堂这几年。冬春都施药。名声甚好。稻香村虽不好学着名。但这几年南点铺子渐多了。有几家已经有规模。价格定还低。今年已经有些影响稻香村。不然凭着端午与中秋的收益。收入原本应该比现下多才是。等到明年。他们立足。推广起来。稻香村的买就要艰难。如何使百姓认稻村这个牌子。或许当想几个好法子。”韩江氏道。
初瑜闻言。犹豫了一下。问道:“韩掌柜所说的几家南店铺子。是不是包括桂香村?”
韩江氏点了点头。道:“看来奶奶也听到传言了。原还不觉的什么。只晓的九贝子似乎也对这买卖起了兴致。才在前门开了店。没想到这几个月。桂香村开的几家分店。都在稻香村附近。稻香村里的大师傅。多签的是二十年的合同。他们也挖不走。不听说京里其他南点铺子的师傅。都汇集到桂香村了。还有从南边请来的师傅。铺子筹划。请人进料。如同当年的稻香村一般无二。”
这件事。韩江氏也郁闷。
开始还只当九阿哥一时兴起。没想到不过两三个月的功夫。桂香村的铺子已经开了五家
这点。连初瑜也没想到。毕竟。阿哥是她的亲叔叔。这京城谁不晓稻香村是初瑜的产业。这叔叔与侄女抢生意。说起来也是跌份。
别人说起时。也只能念叨九贝子是彻底钻钱眼里去了。脸面都不要。
初瑜这边。本就不银子使唤稻香村的买卖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按照她的性子。稻香村的名声已太大了。连宫里的主位们也念叨外头的点心。有些招摇。
出了九阿哥的买卖。虽说稻香村的收益减了。但是少了些风头。也是好事。
“买卖这块。还是以和为贵的好。不要有什么动静。还是等大爷回来后再说吧。听我们老爷说。大重阳前后就能到京。”初瑜想了想。道:“不过说起同仁堂的施药。我倒是想起一儿。我早年曾在佛前许下心愿。若是我家大格格眼疾好了。我愿铺路搭桥。积几分大功德。只是我家大爷在朝为官。行事多有多便。这只是我为母之人一片诚心。并没有邀名之念。要是韩掌方便。还恳请韩掌柜帮衬我一把。看看是否能以铺子那边的名声|。省沾上曹家。引小人口舌。”
“奶奶。就算以商贾之名。若是直接捐银子也名不正言不顺。”韩江氏思量了一回。说道:“现下朝廷正纳捐。要不奶奶想想这个?”
“这个?”初瑜不解道:“韩掌柜所言何意。难道还想要捐功名么?”
“奶奶。若是想银子。没有比纳捐更合适的。听说朝廷捐银子是为筹饷。要是奶奶这捐了功名。能积了阴德。传到御前。对曹爷的前程也是好的。这又是为做事好的柜与采买捐名。他们自然越发对东家死心塌的。”韩江氏道。
一番话。说瑜不禁动心。
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七百六十六章主家
曹家是什么人?就算曹颙现下是个四品司官,有谁敢小瞧了去。
伯爵府邸,先头的老太太是皇帝的乳母,如今荣养的老爷是皇帝的伴读,大姑奶奶是铁帽子王府的嫡福晋,小姑奶奶也是国公府夫人。
这如今掌家奶奶,是皇帝的亲孙女,尊贵的郡主格格,也是他们的正经主子。
庞德辉穿着新衣裳,跟着叔叔进了曹家大门时,脑子里想着就是叔叔早间讲的这些。
看着这高高的大门,还有两旁规规矩矩的青衣仆人,庞德辉只觉得手心直冒汗。
久居京城,也见些富贵人家,多是带着个商字,如今这可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府邸,
庞德辉的叔叔,就是稻香鼓楼店的掌柜庞山,平素是个稳重的,此时也有些战战兢兢。
在稻香村经年,这曹府大门,还是头一次进,更不要说今儿要见他们的是郡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