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二。方种公随着两位传旨的侍卫。一同离京。前往热河避暑山庄。七娘想要同往。被方种公留下了。她性子活跳。万一不小心闯祸了。怎么办?曹颙听说是给太后看病。心里就有不安。太后是康熙末年去世的。具体是哪年不确定。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因为。他多嘱咐了方种公好几句。劝他不要轻易下方子。否则。要是有什么不妥当。说定就要被戴个了不起的大帽子。
天慧从最初的畏惧。慢的恢复了过去的性子。只是对父母的记恨颇深。看到他们或者听到他们的声音。就要小脸寒上半日。
不管天佑生怎哄。都不好用。
曹颙与初瑜有些无奈。但是现下有顾忌。也不好强她。一片欢喜祥和中。曹颙却得了一个坏消息。河南府发生民变。派下去当差的曹项失踪了。
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七百五十七章反常(上)
京城到热河这一路。方种公想了很多。
他心里晓的。临出京前。曹颙嘱咐再三的话。都是为了他好。太后是什么人?是国母。这天下最尊贵的女子。他不过是个民间大夫。要是开的方子有什么不妥什么的。不止是杀头的罪过。怕还要殃及到七娘身上。
想到这点。方种公开始决定藏拙。左右太后的病。有太医院的御医在。到了热河。以那些御医为马首就是。
这样想着。他才觉的心安。
心中多少有些好奇。不是对尊贵的帝后。而是太医院的那些太医。能在太医院供职的。多是出自杏林世家。有的能溯到前朝。
方种公早年行只在福建。对于闽中南的几家名医世家。也有关系往来。到了京城。才晓之前的眼界之小。
就算这次缘巧合。治好了天慧的眼疾。他也不敢生狂妄之心。
活过了甲子。就会知道。天下之大。大过自己的想象;世上奇人。有的是高山一般。
然而。到了热河。事情并不是方种公所想那般。
他被带进园子。但是却没有被带到太后宫。而是被安置院落的偏房。
从到了第一日。他这边就开始来了“病患”。从病患的穿着看。真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侍卫有的是杂役有的是官员。还有说话声音怪异身上带着尿骚味的阉人
带他来的侍卫已经出去。门口又多了两个侍卫。屋子里来来个十来岁的小童。低眉顺眼。是帮方种公磨墨的。
还是那句话。“医者父母心”。方种公觉不时。他已经看了十来个病人,开了十来张方子。还其中几个用了针术。等到“病患”都被抬走了。他坐椅子上开始思起来。莫非是那个侍卫传错了旨意。不是召他给太后看病。而是因为这热河行宫里的太医人手不足。才将他提溜过来充数。
方种公原只觉的这小童长的太秀气些。待给太监诊病后。才明白过来这个小童是个小太监。
他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一路上车马劳乏的到了热河就忙活这半日。只觉的身体酸痛。口干舌燥。
这时。就见那个小太监捧了茶盘进来给方种公倒了盏茶。送到他面前。
方种公瞅了眼这个小太监。看着比七娘还小些。也就十一二。他心里叹息一声。想问问这小太监。自己在何处。什么的。那个小太监撂下茶盘。低着头疾步出去。
从行宫门口。到这处小院方种公见识了什么叫皇家气派。
就是他如今待着的偏房。也比闽南财主家的正房宽敞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