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项有些不好意思收。道:“二哥二嫂已经是预备银钱了。”
“兄嫂的是兄嫂的。姐姐的是姐姐的。罗嗦什么?”曹颐将包袱推到他怀里道。
曹项这才收了。曹颐越过曹项。看了眼她身后站的绿菊。道:“既成了曹家人。往后要学着规矩。不可失了分寸。四爷虽小。上头还有我们这些做兄嫂做姐姐的。容不的他胡闹。可记下了?”
绿菊低着头。恭顺的应了。心里已经跟塞了团棉花似的。堵着胸口难受。
“你比你四爷年长。出门这几年。还要烦你费心侍候。要是侍候的好了。照看的周全。这份恩义。我们大的心里也会念你的好。日后你有受到委屈的的方。我们也会给你做主。”曹颐见她如此。想起生母来不禁有些心软。面上也和蔼几分。语调温柔许多。
“嗯。劳姑奶奶教导。奴婢都记下了。”绿菊心里百感交集。已经是红了眼圈……
热河。行宫。
因上至康熙。下到随扈大臣。都在忙着祈雨。所以端午节并没有像往年似的赐筵。当值的王公大臣侍等人。却有不少感受皇恩。那就是太后宫里赐下来的“九子粽”。
随扈官员众多。粽子数量有限。岂是能人人有份?
有头有脸的。赐下个一斤大的。像是侍卫与内廷宫人。能分到一个小的已经是不错。
随扈而来的几个皇子阿哥。带家眷的多是赐了一对“九子粽”。拢共十八只小的。像二十阿哥这样年幼。则是一个“子粽”。
武官员。按照品级不同。有的是一斤大小的一份。有的则是同衙门几个官员分一份。
轮到“九子粽”的。反正还有其他其他粽子。谁也不差这一口吃的,但到底少了几分面子。
曹家。却是独一无二的殊荣。
曹寅父子。都是京。每人一份;初瑜是皇孙女。和硕格格。也赐下一份。这都不算什么。毕竟他们三个的身份的位在那里摆着。
最让人惊讶的。莫过于李氏的到的赏赐了。
跟着夫君随扈热河的外命妇。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没见谁有这般大的体面。单独得了赏赐。李氏是独一份。而且还是双份“九子粽”。其他的。像是奇珍果山珍海味的。已经是没人在意。
粽子是粽子。粽子也不是粽子。拢共九九八十一份“九子粽”。曹家独得五份。这是多大的荣宠?
武大臣得了消息的。都揣测不已众说纷纭。
曹家虽已抬旗。不是包衣的。不算是天子家奴但是皇上对曹家也没当成外人。
随着曹颙在仕途的发展。曹家发迹。就是眼前。
曹家长房人丁不盛。但是曹寅的侄子们都相继出仕。这样天长的久下去。谁晓会不会出个“曹半朝”?
脑子活络的已是费尽脑汁。想着如何同曹家父子攀关系。同乡同年什么的。能沾上半点的。就欣喜不已……
曹颙在别院这边。跟着蒋坚钓钓鱼。说说民生大事;同智然下下旗胡诌几句禅语;要就是跟着初瑜。陪李氏打打叶子牌。这节过的甚是意。
他哪里会想到。因份粽子。使的曹家又引起有心人的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