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1788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元威与元智那边,伊都立才懒得操心,只是这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他心里不由想起一人。
他转过头,对那门房皱眉道:“那给你银子的老头,哪里人氏,口音能听出来么?”
门房寻思了一会儿,苦着脸道:“爷,奴才也说不好啊,奴才才见了几个人?就听着像南音儿,哪里的奴才实听不出来……”
伊都立听了,点了点头,虽是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但是那人不离十是寻方七娘来了……
那个小姑娘方七娘跟在初瑜身边,不像是婢女,这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
第十一卷定风波第六百五十六章“祈雨”
京城,太和殿广场。
高高的祭台上,摆放着七口青花大缸。礼乐声中,不停地有礼部官员吟着祈雨唱词。
虽说还不到午时,但是烈日当空,晒得人眼睛发话。
四阿哥穿着礼服,站在广场上,脑门子的汗就没有止过。他的身边,稀稀落落的几个王公贝勒。在另一侧,原本应是京堂们站着的地方,也空着不少缺。
从今日起,遵照圣旨,由礼部主持的祈雨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在京的官员,每日辰时到未时,四个时辰,在这边祈雨。
城里,已经是柳树扫街,忌宰牲。
说起来,祈雨真不算新鲜事。雨水大的时候,祈晴;没雨的时候,祈雨。十年里,有九年春夏要举着祈雨的。
区别不过是规模大小,时间长短罢了。
祈雨的日子,都是根据钦天监那边给的时间选定的。通常情况下,都会在三日内祈下甘霖来,也好让百姓沐浴朝廷恩泽。要不然的话,干祈不下的话,不是引得民心惶惶,又寻思是不是“老天爷示警”什么的,岂不糟糕。
今年立春以来少雨,又是大旱之年,这祈雨自是少不得的。
这替朝廷祈雨。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是只有六部九卿、内阁学士、有职地王公贝勒才在名单之上。
户部琐事虽多。但是四阿哥还是按照规定时间。早早来了。
户部差事最为繁杂。因此户部尚书赵申乔并无亲至。只有两位侍郎到了。看来他是在衙门那边理事。
祈雨到底是皇命。四阿哥瞧着那些空缺出来地地方。不由皱眉。
圣驾不在京里。就该这般怠慢。可见这些堂官地怠慢与猖獗。
四阿哥正想着。就听身后有人道:“四哥。给你。”
四阿哥回头一看,是十四阿哥与讷尔苏在身后,递给自己一只锦袋。
四阿哥疑惑地看了一眼十四阿哥手中的锦袋,十四阿哥凑过头,笑着说道:“是冰袋。”说着,塞进四阿哥的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