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上前一步。道:“父亲。哥哥是为了恒生。怕学得太快了。恒生跟不上。”说到最后。眼睛里已经往下掉泪不会背书。拖了哥哥后么。“总会背的。”初瑜心疼儿子。忙拿了帕子。给恒生拭泪。
恒生哽咽着。天佑也顾不得怕曹寅了。凑到弟弟身边哄道:“我早说了。我也不是这些天会的。早年祖父教过我。那些我早就会背。不算什么本事。等你将这几篇都学了。咱们一起学。谁快谁慢。还说不好。你还没比。怎么就投降了。小心叫左成笑话。”
“姑姑也教过我。我还是记不住。”恒生对天佑道:“我不同哥哥比。哥哥最聪明了。我力气大。给哥哥提书箱。”
“哪有哥哥让弟弟提书箱地。要是没人提。也是我提才是。”天佑笑着说。
小哥俩倒是真有几分“兄友弟恭”的模样。初瑜摸了摸天佑的头。又摸了摸恒生道:“好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功课不着急。学得慢。咱就慢点学。”
这些话。却是曹颙也想对他们兄弟两个说的。毕竟他们这样的家庭。并不需要子弟走科举之路。光耀门楣。
读书识字。只当孩子们修身养性、增加见闻之用。
只是这些话初瑜既已经说出口。曹颙这边也不用重复二遍。
初瑜还在想怎么开口同儿明天离京之事。天佑已经仰着小脸。问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要是咱们出门。那夫子怎么办?夫子整天板着脸。就给我们说书时。才好些。”
初瑜一时语塞。看了丈夫一眼。才道:“天佑啊。学习是不能停下来地。你看你四叔、五叔。还有你的几个小舅舅。不是都要读书么?你父亲是要出去当差。母亲过去侍奉你父亲。你妹妹还小。不用读书。所以带着你妹妹去。你同几个弟弟。还要留在家里读书。”
天佑与恒生颇为意外。天佑想了想。小心问道:“母亲。那什么时候回来。要待几日?三日。还是五日?”
恒生则是皱着小脸。走到曹颙身边。牵了曹颙的衣襟。眼睛里带了几分祈求。
他同天佑还不同。到了曹颙家后。就养在初瑜身边。对于父母的依赖比哥哥要深。
曹颙看着儿子的模样。倒是有几分不忍。开口问道:“你们两个。也想跟着去?”
天佑与恒生两个听了。使劲点着小脑袋瓜子。
曹颙稍加思虑。道:“明天不行。天还冷。祖父、祖母身边。也需要你们代替我们请安尽孝。等到了四月。你们还想去地话。再使人送你们过去。”
“四月……”恒生已经掰手对天佑道:“哥。那是几日后?日子久不久。想父亲母亲咋办?想妹妹了咋办?”
“嗯。最快一个月零几日。最慢要两个月。”天佑心里盘算着日子。回道。
见丈夫松口。初瑜心里欢喜。不过想到孩子们过去。紫晶、田氏、怜秋姊妹都过去的话。那府里就剩下曹寅老两口了。她不免又带着几分担心。
会不会府里太冷清了。要是今年公公婆婆也能随扈就好了。这样阖家热河避暑。既是见了热闹。也能在一块。省得两处挂心。
虽说父母就要出远门。但是天佑与恒生毕竟还小。还不懂得离别之苦。只晓得虽不能跟父母出门。但是过些日子就可以去找父母了。小哥俩也挺满足。倚在父亲身边。问起蒙古与草原的故事。
是不是满草甸子的大马。那边都吃奶饽饽什么的。
天慧饭后原是被奶子抱到东屋小憩的。这时也醒了。被抱了过来。晓得哥哥们来了。她脸上也笑嘻嘻地。坐在炕上。听着大家说话。
这时。就听见院子外头传来“蹬蹬”地脚步声。
“嫂子。哥哥在不在屋?”是曹颂在廊下问话声音。满是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