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当时年纪小,谁爱哭来谁爱闹。
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想到此处,王郑氏阖了眼睛,叹了口气。
少一时,马车停了。
王郑氏扶着小丫鬟的胳膊下车,就见门房躬身上前,禀道:“奶奶,有客到,在厅上候着。”
王郑氏听了有些稀奇,道:“爷不在城里,要过两天才回来,怎么还留客吃茶?”
门房回道:“奶奶,不是来见爷的……是位堂客,说是娘家人,要见奶奶……”求月票,心急火燎的,俺要好起来
第一卷世家子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五百八十三章不速客
王家的宅子只有两进,院子不算宽敞,
前面上房是客厅与书房,左右厢房是门房护院的住处。
因是女客上门,前面的门房就传话二门,喊了个媳妇子乔安家的来奉茶。
这个媳妇子是王郑氏早年在广州买的丫鬟,最是伶俐不过。到京城后,由王郑氏做主,嫁给了王全泰的长随乔安。
成亲后,乔安家的还在内宅当差。赶上王郑氏月初、月末忙的时候,乔安家的还像过去似的,帮着对账。
听说来了女客,乔安家的带着个小丫头出来,除了奉茶,就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打听这女眷的身份。
说起来,这女客也颇为稀奇。
这个时候,除了小门小户与商贾之家,谁家的女子会轻易抛头露面?
瞧着她穿着湖蓝色的旗装,外罩浅蓝色暗花缎镶毛边马褂,足上一双低跟短靴。说是旗人,这耳朵上只有一个耳朵眼;说是汉人,这却是一身的旗装。
还有带来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粉色旗装,带着金项圈,屏气敛声的,看着也分外懂规矩。
瞧着这装扮,像是大户人家的奶奶带着小姐出门子,但是光秃秃的两人,不见半个丫鬟婆子跟着,是哪家的规矩?
不会是有什么隐情吧?乔安家的心里嘀咕,是不是姑爷在外头不规矩,勾搭了睡觉的小媳妇。
杨瑞雪,生在富贵之家,这一年多在伊都立家又是见惯了气派的,哪里会将乔安家的一个媳妇子放在眼里。
她随口敷衍着,眼角的余光。却四处打量。
看到屋子里的家具摆设,杨瑞雪地眉头不由微皱。
家具是榆木的,这些她虽然没用过,但是家里下人房预备的就是这个。
隔开厅堂与里屋的多宝格上,摆放的也不过是漆盘、木雕,还有个铜达摩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