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想成了一个衰老的帝王。丧事自己的权威,只能尽力地掩饰自己的变化。
曹与曹寅不同。即便是入仕多年,他地脑子里也生不出“忠君”的念头。
他理解儒家教育下的那些年轻人对皇家的膜拜,却不会去随波逐流;他也能理解曹寅因“君恩厚重”对康熙的忠心不二,但是不愿去“子承父业”。
初瑜所说的话,再次印证了曹与庄先生之前的猜测。
李氏,或许是裕亲王福全的亲生女,或许是龙椅上这位帝王的亲生女。
要说没有好奇之心那是假的,自打晓得母亲不是寻常地宗室女,而是皇室嫡支或近支后,曹也想过许多。
甚至,见到康熙与十六阿哥时,曹都觉得有些异样。
这两位,一个可能是他地外祖父或者叔外祖父,一个可能是他的亲舅舅或者堂舅舅。
李氏的身世都隐藏了四十多年,其中应有犯皇家忌讳的地方吧,否则康熙也不会委屈自己的女儿或侄女留在民间,最后指给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曹寅为继室。
这其中固然有信任曹家的缘故,是不是也能说明他对这个侄女或者女儿也有芥蒂,并没有真心疼爱之心?
太复杂了,曹觉得头发发麻,还是简单些好,还是简单些好。
有个李煦做舅舅,已经使得他头疼了;他不敢想象满朝的皇子阿哥或者裕亲王那边成了自己地舅舅,会是个什么情景。
这事儿得同父亲好好梳理梳理,能最后瞒一辈子才好。就是对李氏来说,做李家地女儿,也比父亲不明、被遗弃的身世好得多。
世事真是能如人意么?无从知晓。
曹站在队列中,心里就这样胡思乱想着,面上却是做恭顺状。
熬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挨到散朝地功夫。圣驾起驾后,整个箭厅里的气氛都不一样了。
因钦天监之前算定的封印日子,就是今天。所以这是年前最后一次朝会了。
散朝后,官员们回衙门封了印,就开始放年假了,如何不令人雀跃。
八阿哥如何,那个就等年后再操心。熬过了今天这个坎儿,大年下地,大家也不愿去想什么丢官罢职的事儿。
毕竟不是吉利的,想想都使人觉得晦气。
他们欢快了,九阿哥见了众人的神态,脸色黑得怕人。
早先八阿哥没出事前。这些人个个谄媚得跟什么似的;如今八阿哥还没有定论,他们就恨不得立时剖白干净。
就是见了九阿哥与十阿哥,他们也跟躲灾似的,恭敬中透着几分梳理,几分假惺惺。
只是如今不晓得皇父如何心思,九阿哥虽说不满,也不敢像过去那般随意。他拍了拍十阿哥的肩膀,兄弟两个一道出去。
这些日子,虽说九阿哥与十阿哥两下往来信件不断。但是有些话却不是能落到笔头上的,总要问一问当时变故的场景,才能寻思出点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