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574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秀女大选前,就算是皇孙,私下往来也是不和规矩。刘佳氏听太后这般问,忙笑着说:“老祖宗,我们大阿哥地品性,同王爷一个模子出来的,现下整日里尽想着跟着叔叔伯伯们学差事,哪里会有心思想这些个?十七了,转年就十八,是臣妾想着惦记着,毕竟是王爷的长子,早日开枝散叶,生出小阿哥,也是他应尽地本分!”
太后脸上添了笑意,道:“这话说得在理,十七是该定亲了,当年哀家将你指给你们爷时,你们爷才十六,十八时便有添了弘!”说到这里,掐着指头算了算,略带感慨道:“这都十八年了,罢了罢了,哀家就再替你们操操心,留意着寻个好品性的闺女给弘做媳妇。”
刘佳氏又是一番谢恩,瓜尔佳氏在旁颇有些不是滋味。她生育的二阿哥十三岁、四阿哥八岁,四阿哥年纪小还不显,二阿哥学问骑射具是好的,半点不亚于兄长。不过却也知道,只要有太后在,世子之位是想也不要想的。
刘佳氏特意巴巴地进园子求太后为儿子指婚,未曾没有借此稳固儿子地位地意思。毕竟论起出身,她不如瓜尔佳氏显赫;现下,又没有瓜尔佳氏受宠,能够依仗地只有太后的另眼相待。
娘几个正说着话,就听有小太监来回话,道是温顺公府地觉罗老夫人带着孙女来给太后请安。
虽然这位老夫人的先夫并非温顺公府嫡支,但是她自己个儿却是镇国公府出来的“乡君”,生母是蒙古贵女,与太后一样,亦是来自科尔沁部。论起亲戚来,她算是太后的表妹。
太后上了年岁,见到孙媳妇与曾孙女们虽然开心,但还是不如与老人家讲古怀旧热闹,听说觉罗老夫人来了,忙叫人引她们进来。
这位老夫人不是别人,正是噶礼之母,随同她一道进宫的,则是她的孙女董鄂静惠。
不管李鼎真病假病,既然有先前的退婚之举,那觉罗老夫人哪里还会自降身份将孙女送上门去,任人捏拿。
偏生早年带孙女去江南儿子任所,觉罗老夫人怕选秀之际往返不便,早求了恩典免选。如今,虽然定亲退亲的事未传到京城,但是想要找门当户对的人家却是不容易。
虽然说是温顺公府的女孙,但是因其祖父不是嫡支,父母又都没得早,原来虽然能够依仗伯父噶礼,但是现下噶礼正忙着与张伯行打官司,哪里有空操心侄女的婚事?
而董鄂静惠转年就十七岁,这定亲到成亲还需要一年半载的,再耽搁下去怎生了得?因此觉罗老夫人便有些急,想着正好十月间选秀。到时要给宗室们指婚。
亲王贝勒,老夫人是想也不想的。做嫡妻不够格,做个侧室。就静惠地绵性子,还不得让人撕巴了;倒是镇国公、辅国公,或者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爵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若是求了太后指婚,估计能让孙女过安省日子。
老夫人是个佛教徒,平日对这些权贵往来最是不屑。但是为了孙女的终身大事。还是往畅春园来见太后。
刘佳氏与瓜尔佳氏见太后宫有外客来,便笑着起身道别,自然又时免不了一通吉祥话。
待她们出去。觉罗老夫人刚好带着孙女才打外头进来。大格格与二格格见新来地这个女孩低眉顺眼,看着很是乖巧,不由多看了几眼,生出几分亲近来。
刘佳氏早年在太后处见过觉罗老夫人,所以认得。见那少女穿着打扮。具是不俗,便也隐隐有些心动。想着儿子若是娶到董鄂家的小姐。名门大姓,也甚是体面。不过,这些不是她能私自做主地,总要问过五阿哥的意思再做定夺。
西暖阁里,觉罗老夫人进了屋子后,便要给太后行大礼。太后哪里肯受?忙叫人扶住,嗔怪道:“这才几日没见,你便讲起这些规矩来,还不快点坐下说话!”说着,请觉罗老夫人到炕上坐。
觉罗老夫人性格略显刻板,虽然太后待她亲厚,但是也不愿意逾越身份,等孙女给太后请安见礼后,便在地上的椅子上坐了。
刚叙了两句家常,觉罗老夫人还没道出这次来的目的,便听到外头有响鞭的声音。
皇帝来太后宫问安,觉罗老夫人想要回避,却是来不及了,便站了起来,与孙女退到一边候着。
康熙进了暖阁,照例又是请安问好,不外乎“皇额娘尽了多少吃食,这两日胃口如何”等等。虽然每隔三五天,皇帝到太后宫请安,问得都是这套,但难得康熙每次都问得极为认真,太后起来亦是。
待请安后,康熙方留意到觉罗老夫人也在。刚刚进门时,觉罗老夫人随同其他宫女一道行礼的,康熙虽然眼角扫到,但是因她低着头,便只将她是寻常外戚女眷。
想起这几日朝廷百官正在为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案争论不休。其中,噶礼地罪名就是个“贪墨”。偏是接受审理此案地户部尚书穆和伦等,妄自揣测康熙老爷子的心思,以后皇帝肯定是向着满官的,便给出个“张伯行所参噶礼各款,既经审明皆虚。张伯行畏缩不能出洋,反诬陷张元隆通盗不审不结,拖毙多人,不能严盗贼,迟延命案,又妄行参奏,有玷大臣之职,应如所题革职”地结论。
康熙看了,却是苦笑不得,虽然他器重噶礼办事历练,但是却不相信他的操守。张伯行则不然,是他亲自简拨的,众所周知的清官。只是派了好几拨人下江南,都未能查出噶礼贪墨的实证,这两年也命李煦与孙文起先后探查过,终是没有什么获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