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248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好,以后形成惯例,每日来我的府上后,自己绕这后院跑上三十圈,然后举石锁一百下,接着刀劈一百下,攒刺一百下,活动开身体后开始讲课。
众少年点头称是,朱明知道这样的训练量对于营养充分的七名少年来说毫无问题,便让他们在后院中先完成今日的训练。
几人在后院默默的跑着圈子,工部侍郎陈家的小子却微有不满,他家原本是文人,与这徐景昌靠近原意也是与勋贵们打好关系,可不是来这学武来的,而且学武也就罢了,还不教武艺,每天只是跑步和自己劈刀,全然没有说书人口中的什么甩枪花,回马枪之类的炫目技艺教授。
当他把这个疑问将出来时,却受到了张家小子的嗤笑,还甩回马枪呢,就咱这身板,策马飞驰不被甩下来就烧高香了,看来这些武将子弟还是十分清楚身体的重要性的,只是这张家小子也是旁支,平时也少人督促,慢慢的荒废了而已,此刻有这机会,怎么能不好好抓住。
用了大半个上午,几人才做完了朱明早上所谓的热身功课,已经是累的喘不过起来。
几人无精打采的来到朱明的书房,听朱明讲解用兵之道。
看着眼前一个个如同死狗一般的少年,朱明一笑,谁叫你们年纪轻轻就不爱惜身体,幸好时间还来得及,仍是长身体的时候。
“看你们也没什么精神听得进去,我今天就简单讲讲接下来要教给你们的东西。”朱明清了清喉咙说道,对于从后世而来见识过无数战法的他来说,随便摘出几个行之有效的战法出来讲解,那是再容易不过了。
“你们那晚见识的枪阵是一个,到时我也会讲授给你,尤其是八尺的长枪结成枪阵,便是最强大的铁甲重骑,也不敢正面缨其锋芒。”
众少年都是连连点头,那晚小队的枪阵气势都已经见过了,确实如一面铜墙铁壁一般。
“还有一个比枪阵更为强大的,也是对付骑兵的利器,火铳手。”
“那东西发射太慢,才打一枪就被敌人冲到跟前了。”有人发出疑问。
“那是你们发射战线不够合理,若是阵型做到层次分明,列为三五队,一排射出后一排顶替,而已经发射的退后装火药铅子,如此往复不停,可有人能冲的过来?”朱明淡然说道,这朱棣发明出来的战法,自己就先给他提出理论依据吧。
几位少年都是听得呆了,徐景昌是知道大明同样的勋贵之家沐家是十分善用此等火器的,但几人并没上过战场,却想不到还有如此精妙的战法,一时之间竟听得如痴如醉,只盼时间不要过去……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六十二章埋下种子
第一百六十二章埋下种子
接下来的几天,朱明留在府中悉心教导着几名少年,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于火器的运用当世应该没有人能比得上朱明的见识,所以一众少年对于这火器之事也是最为关注。
当听到朱明讲解的海上战例,快船上用着一斤的小炮就能将数倍于自己大小的舰队打的溃不成军,一群少年都心驰神往,大明也是有过大型的水上战例的,无非就是在长江、鄱阳湖中,而且基本都是用的火攻,这火攻虽然有效,但是在那大海之上,空间是何等的广阔,风浪是何等的巨大,那舢板小舰岂能自由来去?
而当朱明说到战舰表皮可蒙上铁甲,不光是火烧不进,距离远了,连火炮也不顶用,那样的铁甲船更是海上的利器,以大明的国力和造船能力,当能负担起这样一支铁甲船队的消耗。
众位小公爷、小侯爷们还是颇为不解,这大明幅员辽阔,万邦无不来朝,造这样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那又是作甚?
只能感慨历史的局限性和眼界的狭小,朱明细细只得又细细解释了一番世界地理,结合历史来看,大明的疆域,比之汉唐之世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没有这开拓进取的精神,我炎黄子孙不还是困于黄河流域一线么,哪有如今的煌煌天威。
朱明这样平易近人的讲学态度,让这些个勋贵子弟倒是十分的喜欢,他们本就不喜欢老老实实坐着听那夫子讲解圣人之道,稍一疑问都是责骂,哪会像朱明那样细细的给他们解释,任由他们质疑。
一时间,虽然这群纨绔与旁人关系不好,但是一来二去传扬开来,不少等待着过年闲在府上无聊的少年也是纷纷借口上门拜访恭贺新晋葉国公来听听这讲学。
因势利导,看着这书房内挤挤嚷嚷的坐了近二十人,都是在那院中跑完了步,一身抖擞的精神,朱明算算时间,离那过年也不差几天了,自己的时间不多,便想讲的更多一些。
在成祖一朝,以言获罪的也不乏其人,朱明这一段时间开府讲学,早有人传入了朱棣的耳中,朱棣只是淡然一笑:“那不过是葉国公与些少年的玩闹,由他去吧。”轻描淡写的就揭过了此时,也不知朱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