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227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那玛雅大陆再西呢?”姚广孝思考了一下朱明的描述后,再次开口问道。
朱明狡黠一笑:“再西,就回到了东瀛和我们大明了。”
“如此这般…小友也是认为天圆地圆咯。”
在古代有的人认为天圆地方,印度人就认为大地扛在几头巨象的背上,有的还认为大地处在海洋中间,被几只乌龟驼在背上,虽然也有认为天圆地圆的,但也一直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
在等上几年待我来次环球航行吓死你们,朱明想到。
有了朱明的一番和盘托出做底,姚广孝也像昨天的朱棣一样开始对这个年轻人脑子中的东西感兴趣起来,而朱明也特意选取了不少新的东西讲述,让朱棣也是兴趣盎然。
“你说那欧罗巴如此多的小国林立,却能互相攻伐之余还抵挡住了强大的蒙古人,甚至曾向东扩张,也打到了天方之地,靠的就是那个基督教?”
此刻在大明以及更东的日本已经有无孔不入的基督教传教士了,朱棣对此也有耳闻,对于这种蛊惑人心的宗教,所有的统治者都是没有任何好感的,除非能够用它来麻痹人心加强统治,不过此刻大明已经有一个儒学了,完全够用就不需要麻烦这些外来的异端学说了。
几人正聊得开心之时,姚广孝开口说道:“小友胸中有如此丘壑,为何不安心留在大明,总算是落叶归根光宗耀祖。”
“正如我所说的,大明之外还有如此多的土地,为何局限于一隅,不管是丰年也好,灾年更甚,一不小心多生了几个娃,却又养不起,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孩子,我不过是想为同族们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已。”
两人都陷入了沉思:这朱明的话说起来也不错,也确实是个好口号,当年太祖反元时都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可见为同族谋取福利是一个多么高尚的口号,但朱棣姚广孝作为老道的政治家,他们不光要考虑天下人的利益,还要考虑自己统治的利益。
“不知陛下对帖木儿帝国所知如何?”朱明斗胆问道。
帖木儿帝国是蒙古人建立的仅次于当初蒙古的大帝国,此刻已经囊括了中亚西亚的一大片版图。
“虽然对于大明俯首陈臣,实则不轨之心甚重。”
“在下曾闻其前段时间已取得天竺北部的疆域,若其势大,必将对中原不利。”朱明的意思很明确:帖木儿帝国确实是很牛的,以至于后来帖木儿帝国分崩离析了,一个逃出来的王室后代还能在印度建立起庞大的莫卧儿王朝,可想而知帖木儿帝国的疆域及影响力之大,虽说此刻在名义上帖木儿帝国是向明朝称臣的,但要说朱棣没有担心那绝对是假的。
如果让我在南洋发展,我就能为你一直打到天竺去牵制帖木儿帝国,而且说实话天竺那片地方是热了点,但也还算不错,你总不能老是担心我往中原跑吧,朱明透露的意思很明确。
但此刻两位大明的大拿都不会如此轻易的下个结论,看看外面天色已晚,今天这一下午的闲聊,不管这个叫朱明的年轻人嘴中有多少是真的,总算是获益匪浅,如果天下大势真全如这朱明说的一般,倒也可以让朱棣收到拨开云雾的效用。
“皇孙瞻基早慧,对于这弗朗机之事颇有兴趣,国公有空可以与他讲讲这弗朗机见闻。”朱棣最后丢下这么一句,全体打道回府了。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五十章皇长孙的老师
就在朱明的境况越来越好时,他也收到了从广州快马传过来的消息:自己的二十多艘商船在广州赚的盆满钵满,那些奇巧的机械虽然为当地的文人雅士所不喜,而且自行车也远远没有形成当初在欧洲的流行风潮,但是三轮车在运输上明显是有着很大优势的。
而且自由城自行车厂产出的产品经过改进更新,那些三轮车不管从操作性还是载重上都比众多的山寨产品好太多了,所以其中有几船这类的机械类型商品在港口很快就卖了个精光。
其他的一些商品白糖、棉布因为大明向来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以前都是少量运来倒还吃的下,这次分别都有三四船的量,一时之间市场倒是消化不了那么多,不过在广州港已经有自由商会的商行了,放在那里慢慢的倒卖。
另一个赚大钱的就是玻璃了,中原地区缺乏必要的优良石英矿产,所制成的玻璃质量远远不及西方,而且瓷器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也没人去过于关注玻璃制品的开发。
所以当黑水明国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玻璃制品进入广州市场时,给予了市场巨大的冲击,这次船队带来的玻璃制品也不例外,许多高透光的透明玻璃还有少量的玻璃镜子,更是让富人们为之癫狂。
船队带来的银币反响一般,可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广州港中的一些商人也很快接受了这种新奇的货币,五千枚银币很快花销一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