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刚高挂在天空,甲板上的瞭望手前来报告,远方似乎有挂黑底日月旗的队伍过来。
舰队响起了号角声,一来是示警,二来也可算作迎客。
随着朱明一齐过来的陈三福熟门熟路的跑到了郑和旗舰长宁号的脚下,大喊道:“黑水明国国主欲登船拜访大明舰队正使郑公公!”
宽阔的跳板被放了下来,郑和快步走了下来,迎向了朱明一行。
“郑公公,可欢迎我上船一观啊!”
“请!”
上船随意走走看看了一番,这宝船果然庞大,在朱明看来海战也许不够灵活,但作为远洋访问的舰只来说那是太适合了。
“郑公公,不知黑水明国之后,还意欲何往?不如向西,我这也有熟悉西洋航线的水手,可以为你充当向导。”
“不劳朱先生费心了,此次南下已经远离中原万里矣,我看此次出航任务圆满达成,也该回去向圣上回报了。”
不是吧,历史又改变了,朱明记得郑和不可能这么匆忙就回去的,本想着至少还可以趁他西去探寻的时候再稍作准备的,待郑和返航的时候再跟着他走就是了,现在看来,郑和是多么迫切的想要把自己带回大明去给朱棣过目啊。
自己掌握的那些历史估计以后都没什么用了,朱明郁闷的想着。
“那郑公公不在此地多盘桓几日?”
“不用朱先生费心了,我看这自由城经营的如此之好,想必其中经验得失甚为可贵,我迫切的想要快些把朱先生带到圣上座前啊,兴许大明百姓会因为先生而受益匪浅呢!”郑和说完似乎想安慰朱明,又匆忙说道:
“而且朱先生为南洋华人打下此等基业,功勋盖世,想必圣上也不会看不到,到时候封王封侯,朱先生就是这南洋名正言顺的一国之主了!”
那还是你们的儿子国、孙子国,朱明心中继续腹谤。嘴上还是得说着好话:“可时间过于匆忙,不如郑公公四处走走看看,待我将这国内政务安排一二,否则若领地四分五裂战乱频起,岂不是让黎民受难。”
“也好,我舰队将穿过这马六甲海峡继续稍稍向西看看,不如一个月吧,以一个月为期限,我们舰队再返回自由城中,到时恭迎朱先生的使团一同回朝。”
“好,一言为定!”朱明打落牙齿和血吞,形势比人强,这要一撕破脸开打,战争就此恨绵绵无绝期了,还是忍,就算到了南京,我也好歹算是有人有钱的,蔡松坡还能借着小凤仙偷偷的跑出北京城呢,我就不信自己还跑不出个南京城了。
与郑和约定后,朱明倒也没想着逃跑之事,这要逃跑还不如直接开打,逃跑是没有一点意义的,现在只是想着怎么把事情尽快安排妥当才是,郑和似乎还要留下几个钉子,都到这份上了,也不怕他留下些什么明哨暗探的,都尽管放马过来吧!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三十五章元老会
最后这一个月的时间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安排,朱明躲在屋子里捣鼓了一夜,甚至还兑换了一台发报机来自己做试验,不过在自己也研究了半天无果的情况下,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自己即将对黑水明国失去最直接控制这一无奈的结果,想要靠自己一个人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运用起后世的高端技术,就算作弊器再强大也是痴人说梦!
祸兮福之所倚,此次自己北上大明也未必不是一次机会,不管怎么说,坑蒙拐骗为南洋拐带些人过来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么现在主要就是要维持自己在这南洋的统治了。实在的说,很多船村中的老人现在身居高位,更多的是因为自己顾念这些人从龙的旧功,说起能力,在自己的指引下兴许还能做出一点新气象,可若是自己不在了,不过也都是些守成之辈。
南洋暗流涌动,若是处在大明,守成之辈确实刚好合用,能将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但又不会存在过大的野心或有能力威胁到自己,用起来最最放心,但在南洋,要压服各地蠢蠢欲动的酋长头人们,还任重道远。
倒是军中还略让人放心些,几个军团统领都将部队掌控的很好,而且优厚的待遇精良的器甲充足的训练,让军队成为了支撑黑水明国的基础力量。
只怕自己这一走,南洋的土著势力会抬头啊,只是当时若缺了这土著势力,光靠华人的人口又难以支撑起这么庞大的领地,所以这是一道两难的命题。现在要建立起一个双方平衡的机制,接下来还是要看自己从中原的挖人大计执行的怎么样,若是华人能持续增加最终占到主导地位,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