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淡然一笑:“见见也好,你把所有的官员名单拟一个出来给我。”
说完便不再理会这群小心翼翼赔着笑脸的前任贵族,打翻一个阶层扶植另一个亲信自己的新兴阶层是朱明同化所有这些征服小国的不二宝,这些大腹便便的贵族都是在朱明打倒之列的,自然不用给他们什么好颜色。
“派快船前去自由城,通知自由城集中所有运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要十分十分的忙碌了。”
现在不过六月间而已,朱明也没想到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前后一个月就啃下了一块大骨头,虽然消化它还要一段时间,不过朱明已经开始筹划起下一步的进程来……
第一卷东南风乍起第六十八章拉拢人心
随着四出的信使,华人成为了苏门答腊国的统治者这个消息像插上了翅膀,飞过了整个领地,也传扬到了附近的小国。
此时王铁带着朱明的嘱托,领着一营兵马正在前往胡苏港的路上。
连苏门答腊王室都已经放弃了政权,下面的这些城池自然不敢出什么幺蛾子,王铁带兵的目的并不是去占领胡苏港,而是去抓捕盗贼的。
这万恶的盗贼,自然就是那群曾经让朱明提心吊胆过一阵的东瀛人了。打蛇不死后必伤人,朱明牢牢的记得这句俗语。
快马加鞭的信使早就赶在王铁的前头将檄文传遍了各处,所以到胡苏港后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被一群恭恭敬敬的大小官员给迎入了城中。
“你们港中可有东瀛人的船队?”王铁入城后就问道。
“是和大人长的差不多的人吗?之前一直是有支这样的船队来着,但在四五天前就离开港口了。”城守小心的答道,他这城守的小命都在别人手中捏着呢,焉敢放肆。
“这样,算了,没你什么事了,下午把城中所有的士兵集合起来,我要训话。”
狡猾的东瀛人果然还是在苗头不对的时候全部逃走了,只是不知道这条狡猾的大鱼跑到哪儿去了。
朱明在苏门答腊城中则继续开展起诉苦运动来。这一招从后世运用到前世来,屡试不爽。运用人们的一些私心和仇恨心理,分化不同的人群,团结大部分人,孤立一小撮人,立竿见影。
都没有动用到宝库内的物资,自从一个大着胆子的平民揭发了城中一名为富不仁的贵族后,抄出来的财富不光填饱了很大一部分平民的肚子,朱明还从中截留了所有的硬通货。
但平民们仍是感激涕零,看来不管在哪里,平民百姓们都是最好安抚的一群人,若是连这样的人都自发而不是外力推动的起来反抗,那就说明政权已经到了更迭的边缘。
随着第一批航船的到来,一些新收获的粮食种子、番薯、先进的农用器具陆陆续续的运来了,简易的三轮车、自行车也都装船运到,第一批次三艘新的飞鸟式战舰全都新加入了朱明的舰队,也让舰队膨胀到了十艘船。
把所有的人都从居无定所的捕猎状态安定下来这是首先需要做的,朱明的前任苏丹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朱明现在只需要运用更好的条件去把所有的人都稳固下来,渐渐的就形成了一套新的生活方式。
借着所有的官员轮番进入苏门答腊城接受自己的训话,每个重要的地方朱明都派遣了随船到来的自由城学堂学生跟着回去,早已听闻自由城军队神勇的这些官员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何况这官也不过是一个身份,他们不当这官仍是自己族群部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犯不着为了这个和你顶牛。
但当种子和农具发放到各处后,加上自由城派出人员的指点,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刀耕火种是多么落后原始的状态,这些部族中真正掌权的人不由的也为流传进来的先进技术而感到痴迷。
以前用石锄木铲,每人不过伺弄巴掌大的一块地,现在连锄地都用上了先进的铁器,耕种效率大大提高了。朱明颁布的开荒令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谁能开荒出耕地,连续耕种两年这块地就归谁,有朱明大印的地契为证。
以前的土人是不在乎土地的,土地多的是,还不如去打打猎。但自从自由城的种子种在开垦好的地里,劳作半年就能全家吃上一年的传言越传越广后,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激发了,毕竟打猎还有个雨天或走眼的时候,到时一屋人只得挨饿。
发下来的种子大家都看到了,颗粒饱满,偷嚼一颗满嘴香甜,番薯也是脆甜可口,若是每天能吃上这些东西,还只需拿出一半的时间来耕种,那绝对值了。
很快,农具种子都发放一空,也是准备到年底时视收成情况,少少收回一些意思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