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同时也是为了吓唬对面那群不知道是菜鸟还是软蛋的官军,他们的怒吼声又提高了不少。在他们的刺激下,后面那些人的吼叫声也增大了不少。现在至少从场面上看,他们还真是气势如虹。
只要是人,就会了各种各样的性格,就像是现在前排正在奔跑的人群里,有些人就比较热血,一心想的就是能尽快逼近对方。就算是最后不能活下来,也要多砍两个给自己垫背。也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右前方的异常情况:配合冲击的骑兵集群不见了,他们右前方现在只有一些马匹在那儿或站立或缓步乱走着。
这个诡异的场景让他们也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军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五百多人的骑兵队伍完全歼灭了。但是眼前的景象又实实在在告诉他们那支骑兵队伍确实已经没了,这种巨大的矛盾让他们也陷入了短暂的失神状态。
不过要在三四百米的距离想要看清东西还是很考眼力的,何况他们现在还处于奔跑状态。而且在这个距离,骑兵队伍中活下来的伤兵、伤马们的叫声本来就很微弱了,又被他们的叫喊声压制,也就完全听不见了。所以他们对于自己心中猜想的那个结果还有点儿疑惑,或者说他们主观上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因此在短暂失神之后,他们又看向了正前方那个整齐的军阵,希望能从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不过蛛丝马迹他们倒没发现,反而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原来此时陆卫军阵正面的队员们在指令指挥下向左右移开了,lou出了他们身后的四十门火炮。
虽然这些火炮的外形看起来比较怪异,不过那黑洞洞的炮口还是让流民军的士兵们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的真实面目。虽说他们现在并不在意官军的火炮,但并不表示他们不害怕炮弹。他们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看见火炮还直愣愣地往炮口上冲,所以都想着赶紧避开对方炮口的方向。
不过现在整个队伍都在往前冲,他们要是临时改变方向,之前前排那些人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下场。所以他们现在是一边高叫火炮一边往斜前方向跑。这样可以同时在听觉和视觉上提醒后面的人减速、改变方向,以避免自己被后面的人推倒在地。这也是他们在冲锋时发现火炮的通常做法。
之前前排的人由于受到过度惊吓,完全忘记了这些问题。当然了,他们当时就算是想起来,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能够支持他们的言行。更何况他们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喊什么,只是惊慌失措地想离开。
说了这么多,其实从骑兵倒地到火炮展lou出来,并没有过多长时间,此时流民军还没有逼近到三百米的距离。
陆卫装备的野战炮秉承了弗朗机炮准备快,装填快的特点。而且经过合兴泰兵工厂的改进,野战炮比弗朗机炮所需要的发炮准备时间还要短得多。所以别说之前还有一段充分的准备时间,就算是直接卸车开炮,陆卫的炮队也不需要多长时间。
在前面的陆卫队员快速移动到两边的以后,一声令下,四十门野战炮几乎同时开火。此时流民军正对着炮口的前排人员才刚开始叫喊着往两边跑。不过腿跑得再快,也快不过炮弹不是,基本上正对着炮口的前排人员一个都没跑掉,全都被撞进了身后的人群。滚滚向前的人潮,一瞬间就被炮弹撞出了四十个小坑。
开花弹毕竟不是实心弹,穿透力差了许多。再加上野战炮又是后装短管炮,所以除了部分前排头一个被击中的人被击穿了以外,后面的人基本上都是撞伤。不过开花弹并不kao撞击伤人,而是kao爆炸伤人。还没等被撞的人以及周围的人反应过来,接连四十声爆炸声响起,立时造成了周围的人大量死伤。
要知道陆卫使用的可是带尾翼的长形开花弹,装药量可比同口径的球形弹多了许多,爆炸的威力当然就要强出许多,杀伤力和杀伤范围也要大出许多。人潮前面的四十个小坑立刻变成了四十个不小的缺口。爆炸声盖过了流民军的吼叫声。
当然了,这还没完。野战炮最大的特点是射速快。之前有说过。弗朗机炮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也就是装填好的子炮数量足够的情况下,其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五到六发。野战炮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改进,不过射速还是只多不少。而且为了满足高射速的需要,野战炮每炮配备了八个子炮,可以让野战炮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个较高的射速。
因此,流民军基本上都还没能从这一连串的大爆炸中反应过来时,第二批炮弹又紧接着飞进了人群,紧跟着是第三批,第四批。直射炮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是在有效射程范围内,就不需要调整射角。而且在陆地上开炮也不需要时常瞄准,所以炮队的队员们只需要不断完成装填、发射的动作就可以了。当然,还有装填子炮。
三轮过后,一部分没在炮口前方的流民军反应过来了,惊叫着纷纷往两侧溃逃。五轮过后,流民军前冲的人流前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四十门火炮所造成的缺口连成了一片。后面的人此时吼叫声越来越弱,步伐也越来越慢,就算是看不到前面的情况,也都被前面连绵不绝的爆炸声给惊住了。现在只是依kao惯性还在向前跑动。
不过此时陆卫的炮击并没有停止,一轮又一轮,一直持续了到第十轮。四百发炮弹只用了大概一分半钟的时间。这种火力密度就算是西洋人看到了,也会咋舌不已。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面前这支流民军已经崩溃了。士兵们四散奔逃,已经散得很开了,对于火炮来说已经没有了攻击价值。
其实虽然长形开花弹的威力不小,但四百发炮弹满打满算也就能直接杀伤一千多人,对于流民军六千多人的队伍来说,只是少部分。不过要知道就连这个时候大明的官军战损超过一成就很可能崩溃,就更不用说这种大部分士兵都没有怎么受过训练的流民军了。
更何况现在他们的战损已经超过了两成,而且陆卫炮队高强度的炮火已经击溃了他们的精神,他们这样还不崩溃,就不叫流民军,该叫铁军了。
一声令下。陆卫部队留下一千多人护着车队,三千多人以两百人为一队,分成十几路开始追击溃逃的流民军。车队则开始向张献忠的大营逼近。此时双方的距离有三里多,火炮射程不够。
一开始张献忠等人都没把这边的战斗放在心上。特别是看到孙可望并没有莽撞地让手下一拥而上,这就更让他们放心了。对他们来说进攻庐州府的战斗才是重点。作为最后一次攻击,他们已经准备在炮灰部队后面安排精锐上了。
虽然城上的反击强度一直没有太明显的降低,但是人就得休息不是,经过几天的观察,张献忠他们发现城头上的守军数量并没有什么变化,旗号也没有改变或者新增,也就是说对方没有后备力量。这么多天战斗下来,就算是他们没有连续攻击,守军也有休息的机会,但是精神上和体力上肯定也会下降不少。这也是炮灰部队的重要作用之一。
而他们的精锐部队此前一直都在休息,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上都很充足,战意高昂。以强对弱,成功的机会很大。其实这也是他们常用的攻城方法,只是他们以前基本上没有碰到像庐州城这样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城池。一般攻一次城四五天算正常,七八天都很少,而庐州城他们已经围了十二天了。
虽然后面追击的官军还很远,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耗光了他们的耐性。他们现在已经习惯吃快餐了,所以虽然明知道庐州城是一道佳肴,但他们也只打算今天再攻最后一次,不行就寻找下一个目标了。只是他们没想到今天居然还能吃到一道甜点。因此对庐州城的欲望又提了起来。
要知道他们以前攻击其他城池的时候,各城除了他们身后的追兵外很少会出现其他的援军。如果出现了,那这个城池要么有重要的人物在,要么就是物资充足。前者是不得不救,后者是可以慢慢救。不管是哪一种,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