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的兵器边军们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集腋虽然能够成裘,但总是需要时间不是。到时候谁知道哥们儿还在不在这儿了?就算是还在这儿,那时候怎么说哥们儿也应该升职了,不用再顶在第一线了。你们现在一次就把对方武装齐了,这不是想要哥们儿的命嘛!
而且晋商们相信合兴泰之类的势力肯定有在关注他们的这些买卖,就像是他们也在关注合兴泰的一样。只是现在双方都没有找到有利的证据而已。一旦行事不密,就很有可能给对方以可乘之机。相比于钱财。他们还是比较重视小命儿。
另外车队规模太大他们也没有这么多护卫力量。响马们可不管你是卖给谁的东西,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咬上一口。要知道在山西这地方增加护卫队可不比江浙地区,这里不但里京师很近,而且大明边军也多。你只是出关做买卖,上下打点一下就行了。
但是护卫队的规模想要扩大到一定程度可就不行了:谁知道你们到底是想作为商队护卫,还是想密谋造反啊!而且你们实力强了,我们以后找谁收保护费和通关费啊!这可是关系到边军将士们的收入问题,他们当然会慎重对待了。
所以现在每次同女真人交易,晋商们眼泪就哗哗的:他合兴泰不但成本低,运费也低,而且一次出货量还大。他们一艘船就顶得上咱们大半支车队了,但是他们据说每次都是几十艘一起出。这还让不让人活了!为啥船只能在水里行驶哪!他们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合兴泰的真实成本比他们预估的还要低许多,要不然他们现在心里流的就不是眼泪而是血了。
但是晋商们现在还不能不做这个了,一来这是他们现在的主要收入,不做这个他们基本上马上就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二来上了这条船就没那么容易下了。如果把女真人惹毛了,不管是直接派兵攻打,还是把他们通商的证据送给明庭,晋商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因此现在他们只能是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至于前途,跟身家性命比起来,已经不重要了。当然了,他们也并没有死心,还在不断想办法来改善这种不利的局面。改变货物种类啊,找合兴泰麻烦啊之类的。
照理说现在卖方有了竞争,女真人应该高兴才对啊,怎么会纠结哪?一方面是因为女真人的高层不少人都知道同晋商们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单是铁器、武器这方面,他们就不能少了晋商这条通道。因为朝鲜商人告诉他们合兴泰不是很愿意出售铁器,因为江南也缺铁。
这当然是合兴泰的借口了。现在绍兴钢铁厂的产量可是比大明其他铁坊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还多。不过这个消息除了合兴泰的高层以外,很少有人知道。按照女真人以前收集到的情报,大明主要的铁坊确实都是在北边儿的。这就使得女真人不得不继续维持住晋商这条通道。
但是晋商们的东西,除了铁器以外真就没有比朝鲜那边过来的东西好的,价钱上还要贵一些,你说这怎能让女真人纠结。准确的说是女真人的高层中一部分人很纠结。毕竟不管是那个国家哪个民族,考虑大事儿的总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只考虑如何能过好日子。
因此他们不得不强制要求所有人必须要购买一部分晋商们出售的东西。但是这种明显脑残的命令肯定是不会得到下层民众支持的,就算是明着不敢反对,做些小动作总是免不了的。因此这个脑残命令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晋商们不满意,手下们不高兴,就连他们自己也很郁闷。一天之内连着被数个亲朋好友询问到底是哪个低能儿想出的这个脑残建议,是人都会郁闷的。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一百一十七章
崇祯八年二月十三日。合兴泰的大型船队达到了巴达维亚(雅加达),这个荷兰人在南洋地区最大的基地。船队的到达同样引起了荷兰人的警惕。不过由于荷兰人现在在世界各大海洋上都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因此他们的反应并没有西班牙人那么夸张。对他们来说,这种规模的船队,阿姆斯特丹时常也有出现,只不过在南洋地区还真是头一次出现。
荷兰人对巴达维亚的经营也很用心,毕竟他们是以永久占领的心态来到这里的。以岸防炮的规模来说,比西班牙人的马尼拉还要多一些。不过总数量也只有一百五十多门。最大口径同西班牙一样也是三十二磅炮,数量也只有十门。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荷兰人占领这里才十六年不到的时间,虽然以前这里也建有炮台之类的岸防工程,但是相比于这个时代的舰队攻击力来说,实在是太弱了。因此,荷兰人占领这里后花了一番大力气对其进行加固扩建,增设炮台。不过毕竟时间有限,所以相对来说,其岸防工程比马尼拉还要差一些。
不过荷兰人的自信来自于其规模庞大的舰队,而不是这些还没有完善的岸防工程。此时在港口里停泊的荷兰战舰就超过四十艘,其中还有六艘大型战舰(150吨级)。另外这里还经常会有舰队开进开出。因此合兴泰船队到达后他们只是加强了炮台的警戒等级,连阻拦船队进港的行为都没有。
当然了,看到船队全部悬挂的是大明的龙旗,大部分舰船的样式也没有见过。他们心里还是很奇怪的。因为按此前台湾总督递交的报告的说法,大明的海船是很多,但真正适合远洋航行的大型舰船并不多。而且这些海船正常情况下也很少会离港出海,因为其皇帝禁止他们下海。此前那些在大海上航行的明国船只都属于违法行为。并不会受到明国政府的保护。
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荷兰人在内的西洋人此时才会肆无忌惮地在海上袭击大明商人的商船。在他们看来,这些本身没有什么武装,又没有战舰护航,但是却满载着堪比金银的货物的大明商船简直比赤裸的羔羊还要让他们着迷。
只不过在大海上想要碰到这些商船需要很好的运气才行。毕竟他们至少还要在表面上维持他们文明人的假面具,所以作案的地点就不能离自己的势力范围太远。否则一来会让人怀疑,二来也会显得他们很无能。在自己势力范围内都不能保证商船的安全,那还有谁会愿意来你这个地方交易哪?
只是这样一来,却会减少他们碰到猎物的几率。在海上的袭击事件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大家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也会想办法改善这一状况。变更航线,就成为最容易实行,也最有效果的方法。毕竟不管是海盗还是西洋人,在海上都只能kao在固定航线进行守株待兔。想开着船去主动寻找目标,其效果还不如守株待兔。
而且西洋人的战舰主要任务时为本国的商船队护航,副业才是打劫。毕竟他们能打劫别人的商船,别人也同样可以打劫他们的商船。他们通常也就是碰到了,或者没有护航任务的时候才会去赚赚外快。这样也就进一步降低他们成功进行打劫的几率。
现在荷兰人看到如此大规模的船队抵达本港,除了惊叹之外也就是对台湾分部的无限怨念了:你说你们这些年都在台湾干什么?不但情报收集错误,而且这么大规模的船队出现,连个预警报告都没有!
其中怨念最大的就是荷兰驻巴达维亚的总督彼德逊.昆了:之前还报告说给予了明国最强大的舰队重创。结果现在就有一支在荷兰也算是规模庞大的明国舰队出现,这谎话编得也太假了吧。最搞笑的是这么快就被戳穿了。还好我还没给本土报功,要不然我也会因为被你们这些白痴牵连,而受到处罚和嘲笑。
不过荷兰人此时还不知道台湾的分部已经被海卫舰队轻松拿下了。要不然他们此时也不会表现得如此轻松了。他们只是有点儿奇怪为什么到现在台湾那边的船队还没有到达。为此总督已经发了好几次脾气了。甚至扬言要向本土控告普特斯曼的失职与无能:主要是指普特斯曼没能控制大明海域的海贸主导权。
虽然荷兰人没有禁止船队进港,但是船队却没有进港。毕竟现在双方已经是处于实际交战状态,万一这是对方设下的陷阱,他们进港岂不是自投罗网。因为他们这支船队的舰船数量太多,无论是进港还是出港都会需要不少时间。如果进到一半儿甚至是全部进去后,荷兰人突然发动袭击,那他们很可能就会交代在这儿了。而行动缓慢甚至不能动的舰船对于岸防炮来说,就是最好的靶子。毕竟舰炮的射界是一定的,而岸防炮却可以在炮台上随意变更射击角度。